第(1/3)頁 已經有些老態,但是仍然精神矍鑠的白專家對著張云說道:“張司令,之前你部署給我們兵工廠研發的幾款武器,我們這幾個月也一直進行研究,有些進展快些,但有些仍然還沒有頭緒。” 說到這里,白專家拿出了一些資料,跟張云認真的探討道:“首先是你提出的火箭彈或者說火箭炮的研制。” “我們認為,你說的火箭炮確實是一種嶄新的火力投射武器,一旦研發成功,可以具備短時間內較大的火力打擊密度;而單發肩抗式火箭彈也具有較遠距離打擊裝甲或者工事的實力。 “我們認真研究了過去幾年西方國家在這方面的論文,也根據你提供的火箭發動機模型進行了研究,目前在噴進式火箭發動機的設計和加工工藝上已經有了較好的思路。” “但是,我們目前在推進劑藥柱澆筑和端面燃燒上仍然進展不大。” “如果解決不了藥柱澆筑和端面燃燒問題,那我們就很難控制住火箭彈的精度和射程。” “目前看,這個技術難點需要火藥專家、化工專家的共同配合以及精密測算研究,我已經寫信給了幾位火藥領域的老朋友、老同事。如今山河殘破,而司令指揮的太岳山攻防戰打的精彩,八路軍馳名全國,他們應該能過來幫助咱們共同研究解決。” 張云提出的火箭彈研制工程,自然就是參考后世鼎鼎大名的喀秋莎火箭炮以及單兵火箭筒巴祖卡。這兩類武器其實機構不算復雜,后世的軍工小視頻早就介紹的明明白白,仿制不算困難。但真正制約火箭彈研發的,其實就是看似最普通的推進劑藥柱燃燒控制。 從后世看,推進劑藥柱采用的都是端面燃燒法,可以保障藥柱持續穩定燃燒,然后通過噴口向后噴出,提供穩定的推動力,各火箭彈強國對推進劑成分、藥柱的結構等都有自己的絕活,且也屬于很秘密的那種。 張云前世畢竟只是個小白領,僅僅是通過刷小視頻對此有點概念,但也絕對不多,也就無法提供更多資料。而此時距離蘇聯研制出喀秋莎尚有數年時間,且投入使用后也一直保密,張云目前無法通過調換得到這些資料的。這些研制難點,只能靠兵工廠專家們自己去摸索。 張云聽到后,有些高興的說道:“好,白老,您盡管邀請這些專家過來,我安排負責這些專家路上的護送及后續研究支持工作,保障你們能安心的研究。” 白專家欣慰的笑了笑,說道:“如今國難當頭,日寇囂張,國人對勝利的信心受挫,張司令指揮獨立支隊和軍分區部隊屢創奇功,讓我們都很振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