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鬼子自1868年明治維新以后,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其國力逐漸強大,成為了亞洲唯一一個列強國家。 二戰前夕的鬼子,工業相對發達,制造業企業眾多,擁有著現代化的戰爭動員體系,同時通過占據朝鮮和中國東北,基本補齊了資源稟賦。可以說,除了缺少原油外,鬼子的戰爭潛力已經超過了意大利、西班牙等傳統歐洲國家,也就是相比英美蘇德等國還差一些。 相比之下,八路軍僅僅是擁有幾個兵工廠,但是其控制區域卻未擁有現代化的礦業和原材料工業,也不存在完善的產業鏈條企業,根本算不上什么工業地區。 因此,不管是筱冢義男還是田中隆吉都不相信,八路軍會擁有比帝國更強大的供給能力。 既然如此,那就互相消耗吧! 相比平原地區八路軍的周旋滑溜,此地的八路軍部隊卻敢于與蝗軍正面對決,確實是一處消耗之地。而只要消磨磨掉八路軍的彈藥儲備,消耗掉八路軍的現代武器,那困居在山里的八路軍就不足為慮。 更重要的是,此地戰場距離平原不遠,第一軍可以源源不斷的為前方的37師團部隊補充足夠的后勤和兵員補充,不至于像之前太岳山攻防戰一般,還沒等到援兵集結,蝗軍部隊就已經全軍基本覆沒。 正是在這樣的思考下,筱冢義男下定了戰斗到底的決心,而1940年2月的這場昌源河谷攻防戰,也逐漸演變成一場雙方都有些吃不消的消耗戰。 …………………… “鬼子瘋了么?”激戰到凌晨4點,疲憊的張大彪問著旁邊的戰士。 從他們占領炮兵陣地后不久,鬼子就開始源源不斷的從山區小路向著這里攻擊過來,張大彪眼見敵人越來越多,不得不炸毀了繳獲的大炮,然后逐步向后退去。 然后,越來越多的鬼子部隊從平原地區支援過來。這些鬼子也不再以聯隊或者大隊的集群方式攻擊,而是趁著夜色,以中隊甚至小隊的方式往前線滲透過來。 雖然張大彪等一眾穿插部隊手中沖鋒槍和輕機槍火力兇猛,也耐不住子彈消耗太快,不得不后退補充彈藥。 沒多久,后方陣地的輜重人員很快就把彈藥補充上去,然后張大彪他們再次滿血復活,火力全開,逼退并消滅了不少的敵人。 但隨著源源不斷的鬼子部隊穿插過來,敵我雙方的穿插部隊交火區域逐漸集中在一條漫長的交火線上。 夜色深邃,山勢險峻,加上敵我雙方雙方部隊分散的很開,機動的也很快,大口徑火炮發揮不了很大作用,雙方混合在一起,使用著小口徑迫擊炮/擲彈筒、機槍、步槍等武器進行著輕步兵的對決。 好在軍分區部隊擁有著更為密集的自動火力以及60毫米迫擊炮,也相對更為熟悉地形,整體上部隊是占據很大便宜的。更別說工兵部隊在后退過程中,多次使用了反步兵雷重創了不少鬼子小隊,也給敵人添加了大量傷兵,這使得雙方那個戰損比維持在一個6:1-8:1左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