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民國29年(1940年)10月9日,傍晚時分。 涉縣東側山區林子里。 此時的天色已經黝黑,天地之間一片昏暗,但涉縣東側山區的叢林里,燈光點綴、人聲鼎沸,一片熱鬧。 王大川在帳篷搭建的炮團團部臨時指揮部里,正在召集各個營長、連長等,開展戰前動員部署會,準備著隨后發起的戰斗。 “各營、各連,”王大川指著精密地圖,一絲不茍的部署著:“今天白天,大家領著建設部隊,隱蔽的開展了炮團陣地建設,已經基本搭建了炮兵陣地,確定了炮位,就等著把大炮推過去了。” “天色徹底黑下來以后,炮團所有炮兵以及民兵立即推著大炮就位,做好炮擊準備。” “輜重部隊、民兵部隊還有與后方運輸隊作為銜接,保障彈藥供給!” “根據張司令的命令,咱們要集中全軍分區所有的重型迫擊炮、105毫米榴彈炮和九四式山炮,第一波次密集炮擊敵人在涉縣武安交界修建了碉堡、炮樓集群,突破鬼子之前設立的分割陣地。” “根據情報看,這片區域駐守的部隊為鬼子獨立混成第1旅團兩個步兵大隊以及炮兵大隊,還有華北皇協軍2個團的兵力,日偽軍合計約7000余人。” “炮火準備完成后,將由東區7團、8團發起突擊,占領該地,隨后向南北兩側攻擊,擊破設置在山區邊緣的其他鬼子炮樓;新一團,獨立團、冀中22團將組成第二波次突擊部隊,突破敵人陣地后,直接向武安縣城方向進攻,包圍并開展圍殲作戰;野戰1團、2團組成第三波次突擊隊,直接繞過武安,向邯鄲和邢臺兩個方向發起突擊,阻擊或者直接消滅邯鄲來援之敵。” “咱們炮團三個營,要分別配合好三個波次的部隊,每完成一次進攻,就跟隨部隊滾動向前移動,策應前方攻擊。” “總部安排了遼縣、黎城、涉縣等4萬余人的部隊,策應我部移動,大家不用擔心咱們后方和側翼安全問題。” “咱們只有一個目標,6個小時之內,隨著部隊向前突擊40公里,打到邯鄲與邢臺中間的紅山、紫山附近。” 會議室里,各營連長們滿臉嚴肅,認真應諾。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