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大團長是一個具有敏銳戰場直覺的天賦型軍事干部。 篾匠出身的他,在大字不識一個的時候,就能輕易看懂軍事地圖的地勢地理,實在是天生的將才。 要知道,看懂軍事地圖絕非易事,很多職業參謀在軍事院校學習時,都要花幾個月或者一兩年時間才能徹底讀懂地圖。有些戰爭中成長起來的連排級干部,打了一輩子仗,看著軍事地圖還是眼暈,基本是靠著對本地區地形的熟悉或者提前現場偵察來指揮部署戰斗。 作為天生的將才,李云龍依靠他敏銳的判斷,總是能在混亂的戰場上發現難得的機會。比如虎亭據點外圍殲觀摩團,再比如幫助楚云飛平叛并順手拿走了一個營的裝備。 這需要對周邊形勢的準確判斷,以及膽大、心細、主動等進攻型性格特質。 在《亮劍》世界里,李大團長因為彈藥物資所限,其戰場直覺并未充分的激發出來,很多機會看見卻無能為力,但如今新一團部隊彈藥充足、戰力強大,且目前尚未卷入戰事,他的心里就一直癢癢的。 因為他又看到了一次奇襲鬼子的機會。 ………… 自從定下昨天夜里強攻陽泉的計劃后,考慮到戰場聯動之下,軍分區各部隊都有可能會卷入到鬼子的報復及作戰中,張云便安排軍分區情報部門,每隔一個小時向正太軍分區各個部隊通報戰場態勢,以方便各部隊做好迎戰準備。 作為軍分區的主力部隊,386旅旅部、新一團團部等都在通報名單之列。 因此,通過軍分區發來的持續更新的情況通報,大旅長及李云龍等人不僅知道從昨天夜里開始,陽泉、晉中、太行山東側等各處前線戰場激戰不斷,且戰果不菲,同時也對敵我雙方的部署有著清晰的了解。 正如張云司令提前預判和規劃的那樣,雖然此次鬼子調動了眾多兵力,發起了強大的攻勢,又有大量飛機掩護支援,但是己方部隊依托完善的防御工事,硬是擋住了日偽軍的進攻,目前雙方暫時陷入了消耗式的僵局中。 這樣的僵持局面,是張云刻意營造推動的,以己方之不動,應鬼子之萬變,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繳獲加成系統帶來的物資優勢,破解鬼子此次的重兵合圍。順便,此戰還能消耗鬼子在華北戰場上本就已經緊張的庫存物資,使得鬼子更難以集中力量應對平原地區的八路軍部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