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隨后的幾天里,張云陸續得到了一些南方的消息。 老家和總部在敏銳察覺到南方新四軍部隊有被圍殲的危機后,不僅連續發動輿論攻勢和政治攻勢,向國民政府施加壓力,同時嚴令長江以南新四軍部隊迅速北移,并暗中調動山東、蘇北地區部隊南移,以策應新四軍撤離,算是有驚無險的躲過了一劫。 不過,此次也徹底暴露出了國共雙方的巨大分歧和隔閡,雙方隨后爆發了一系列軍事對峙和政治輿論混戰,抗戰統一戰線已經面臨崩解風險。雙方的沖突引起了國民的廣泛擔憂,也引起了英美蘇等國的不滿。 蘇聯公開表明態度,反對國民政府破壞國內團結,指出如果繼續**,將停止對國民政府的一切援助。美國則是通知國民政府政府,在內戰的危險沒有消除、國內的團結尚未恢復之前,暫停對中國的財政援助,英國則是跟隨美國,提出“內戰只會加強日軍的進攻”。 國民政府當然不在乎民眾的想法,也不在乎統一戰線問題,但卻不敢同時得罪所有的金主。于是,他們不得不在金主們的要求下,主動表態不再開展軍事剿共,但后續仍然對八路軍政治、經濟、軍事上小手段不斷,壓制八路軍的發展。 至此,這次風波才算過去。 整體上看,老家的大佬們在此次事件中展現了極強的政治智慧,精準的把握了輿論斗爭和軍事作戰的分寸,贏得了國民的廣泛支持,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同時,也在內部進一步統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識。 不過,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國共雙方的分歧只是暫時被擱置,而無法被解決。后續八路軍部隊與國民政府間會繼續圍繞著很多方面繼續纏斗,直至抗戰結束后徹底爆發。 ……………… 南方的變動距離這里太遠,國共雙方的政治交手張云也只是霧里看花,旁觀等待罷了。倒是軍分區與與青山一郎的對接進展,因為邢志國每天匯報的原因,張云則是知道的十分清楚。 在總部派出了專業談判團隊后,因為雙方各自需求不存在沖突,接觸起來自然進展很快。目前獨立混成第4旅團已經與己方代表洽談到了俘虜互換的比例、地點、方式、戰俘身體健康程度等方面,并約定開始分批換俘。雙方還試探性洽談了關于正太鐵路控制權的一些想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