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過去的近三年里,張云率領著獨立支隊炮兵們與鬼子的專業炮兵們開展過多次炮戰對決,且基本上都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除了通過繳獲加成系統獲得質量更好射程更遠的火炮外,助力炮手們獲勝的最大因素,就是張云通過系統地圖頁功能獲得的實時精準地圖。 在沒有高清衛星地圖的年代,這屬實是炮兵們的戰力倍增器。 完全實景的地圖,可以讓炮兵們輕易測算出距離、高度差等關鍵因素,再結合精準性強的火炮,風偏、濕度等信息,以及持久的專業訓練,就可以讓炮手們練就指哪打哪的絕活,同時也可以針對性找到鬼子可能的炮兵陣地。 而現在,獨立支隊炮兵的炮兵們,就憑借著18門九四式山炮(含7團團屬火炮),給鬼子表演了超過7公里距離的極限式精準炮擊。 只見隱蔽在山口各個點位上的炮兵們,在炮營營長王承柱的指揮下,以炮兵參謀們計算出來的參數,向著預定的炮擊區域發起了炮擊。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18門火炮發出怒吼,橘黃色的炮焰在山口爆發,然后18發炮彈劃著淺色的彈痕,跨過山下的丘陵、叢林、道路等等,最終迅速的落在了三岔口附近的地面上,并炸開了無數的燃燒鐵球。 沒錯,炮兵們使用了九四式山炮專用的鋁熱燃燒彈。張云既然猜到三岔口附近可能有鬼子的裝甲車和汽車,自然舍得加大投入,直接讓部隊先打幾輪價格昂貴的鋁熱燃燒彈,以盡可能摧毀鬼子的裝甲力量。 …………………… 當炮彈炸響,鋁熱劑小球四處迸發的時候,跟隨裝甲列車而來的鬼子裝甲車及汽車、車載步兵們都是有些懵逼的。 我們本來是坐著汽車哼著歌,等待著與八路軍的作戰,為什么突然間裝甲列車就炸了,為什么敵人的炮彈能夠這么精準的炸響在我們身邊。 敵人在哪里? 我們又在干什么? 劇烈燃燒并四處飛濺的鋁熱小球,如天女散花般飛向各處,并在周邊制造出一片片的火獄。 有小球直接將薄薄的汽車鐵皮燒穿,然后鉆入了車斗之中,在車斗內的鬼子周邊橫沖直撞,不僅引燃了車斗帳篷、鬼子衣物,甚至引燃了鬼子的身體,讓還在車斗內的鬼子爆發出劇烈的哀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