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北線柏子山陣地上激戰連連的時候,南線陣地上的戰斗更是激烈,敵我雙方部隊圍繞著陣地攻防各出奇招,打出了真火。 前文說過,兩個小時前,7團以工兵埋雷和炮兵精準炮擊方式,順利摧毀了鬼子派來的裝甲列車和大部分裝甲車輛,斃傷鬼子二三百人,輕松擊退了鬼子的第一波攻勢。 不過,7團此次設立的陣地就在太原郊區與陽曲縣交界的山口位置,可以說就在鬼子第一軍駐地家門口,鬼子可以方便快捷的從太原、晉中調集兵力和后勤物資,因此占據了一定的后勤優勢。 正因為如此,雖然第一軍已經在去年年底的晉中攻防戰中兵力大損,彈藥物資損耗也沒有得到有效補充,遠程火炮還被關東軍拿走一大部分,但是鬼子仍然能迅速聚集起包括1.4萬鬼子及近萬偽軍的部隊集群,并集中了48門各式山炮、36門步兵炮、24門小鋼炮,形成了對獨立支隊7團的巨大優勢。 另外,在現有火炮基礎上,鬼子還從戰備倉庫中找到了壓箱底的4門明治三十八年式改75野炮。這四門炮之前因損壞而暫時脫離了部隊配置,也因此避過了被移交給關東軍的命運,成為了此次作戰中鬼子的決戰兵器。 明治三十八年式改75野炮,是鬼子仿制德國引進的克虜伯m1903型75毫米野戰炮而成,并改良了炮架,使得該火炮的射程得到了提升。根據鬼子的測試數據,該炮威力不小,炮彈彈重6.5g,彈丸初速達到了510 秒,最大射程達11.5公里,是鬼子抗戰期間中專門負責壓制炮擊的火炮之一。 隨著時間推移,鬼子兵力逐步到位,雙方即將爆發一場激戰。 ……………… 因為此戰距離太原實在太近,且抽調的部隊也來源復雜,因此第一軍司令部直接全權指揮此次作戰。楠山秀吉這個精通戰術的第一軍參謀長負責對前線部隊發起作戰命令。 眼見調動兵力已經基本到位,為了防止夜長夢多,前方陣地上的八路軍部隊得到后方增援,楠山秀吉立即發布了攻擊準備命令,命令部隊立即著手對八路軍陣地發起全線攻擊。 作為深入研究過第一軍與獨立支隊歷次作戰報告的戰術專家,楠山秀吉很是明白八路軍部隊重型迫擊炮對步兵攻擊部隊的威脅。設置在反斜面的重型迫擊炮陣地,可以在規避已方火炮的同時,對著正面攻擊部隊發起猛烈轟擊。 這樣的曲線炮擊,除去等待天明后以飛機精準轟炸之外,并沒有什么特別好的方法對付,只有硬頂著炮擊發起沖鋒,期望盡快擊破八路軍陣地。 此次八路軍的唯一“破綻”,也許就是其部隊離開其晉中山區駐地太遠,造成兵力補充、后勤補給等十分困難,因此山上的八路軍部隊,理論上不僅人數不多,炮彈攜帶數量必然也是不足。 正因為如此,如今鬼子們才寧愿犧牲晉中地區的穩固控制權,專門集中兵力攻擊太原北部八路軍部隊,終于形成了一次對獨立支隊的兵力和火力優勢! ……………… 南線陣地上,7團團長趙多才正在山頂的臨時指揮部里觀察著著山下的敵人,朦朧看到山下的鬼子開始大規模調動后,心中不由一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