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群山中彎彎繞繞間,部隊就得行進130-150公里左右,且大部分還是山路,自然是山高路遠。 ………… 無名山駐地深處太岳山脈,地處昔陽、和順交界附近,距離平遼公路不算太遠。 如果不考慮政治因素,僅從山西戰局以及后勤補給角度看,獨立支隊此時最應該做的,應當是揮兵南下,配合386旅繼續擠壓臨汾甚至運城的鬼子,甚至必要時直接收復臨汾、運城。 八路軍目前是有這個能力的,且后勤物資可以沿著平遼公路等根據地內部公路運輸,最后只需要翻越太岳山,后勤補給會方便很多。 鬼子雖然在臨汾、運城駐防了2個新編師團、1個獨立混成旅團約5萬人的部隊,但僅僅是正太軍分區以及武鄉、沁陽等地八路軍就超過了10萬人。在張云的支持下,這些部隊憑借著海量的彈藥,硬吃也能把這5萬鬼子吃下去。 更何況,臨汾、運城的鬼子極度依賴同蒲鐵路的運輸補給。386旅目前把守介休、霍州附近山區,隨時可以破襲截斷同蒲鐵路南段,直接斷掉這5萬鬼子的補給,可謂是戰略優勢拉滿。 奈何,雖然鬼子入侵占領半個中國,2億多民眾在鬼子的占領區內水深火熱,大部分國民都對抗戰勝利充滿絕望,但是不影響國民政府對八路軍的限制和軍事摩擦,也不影響軍閥之間的利益爭奪。 如今中條山的衛老總,已經比原本歷史上早了一個月,被國民政府以“防止赤化”之名調走,換來了一個極度**的何老總,駐防中條山的20萬國民政府軍此時對八路軍立場難明,摩擦不斷;而運城是晉綏軍的起家之地,晉綏軍也同樣不會看著八路軍收復“占領”這片區域,10萬部隊肯定會有所動作。 如果張云揮師南下,打算進攻并收復臨汾、運城,那真說不好這30萬部隊到時候是敵人還是友軍了。 也正是臨汾、運城以及長治南部區域復雜的政治局勢,以及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復雜軍事形勢,張云就從沒有想過要向南發展。他這個小身板,玩不起這樣難度的高端局。 東邊的平原不方便重裝部隊躲避空襲和機動,唯有沿著北岳山脈向北發展才是目前最好的出路。 雖然太原北部的忻州、朔州、大同等,鬼子兵力同樣不少,且很方便通過鐵路得到了華北地區的兵力及物資補給,張云出擊晉北不僅物資供給困難,且作戰難度也大了很多,但唯有一樣優勢——晉北地區國民政府、晉綏軍勢力已經土崩瓦解,不復存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