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第二階段,則是圍攻臨汾之敵!” “7團在完成太原北側破襲后,繞回到太原南側,堵住太原鬼子向南支援和撤離的通道!” “1、2、3團、8團、炮團則是在完成攻擊后,短暫休整并將晉中地區防御移交給民兵部隊,然后合力向臨汾出擊,匯合新一團、新二團、獨立團,向著臨汾地區的36、37師團發起總攻!” “雖然咱們部隊加起來也不過四萬人,但是火炮數量將是敵人的6倍,火力密度是敵人的10倍,只要舍得彈藥,不會有鬼子能擋住這樣的攻勢!” “鬼子畢竟不是死人,等著我們去圍殲,可能會向南撤離,我們難以聚殲敵人。但是沒關系,咱們要像狼群一樣,沿著鐵路從北向南,平行突進!將鬼子的肉一塊一塊的撕下來,吃下去!” “如果鬼子敢打反突擊,那正好,抓住機會就吃掉它!” “臨汾也是鬼子控制的重鎮,已經經營了三年。如果鬼子撤離,那正好清理一遍漢奸劣紳,斬斷鬼子統治的觸須,埋下我們的情報人員!” “至第三階段,則是收尾階段!” “如果敵人從中條山有大量兵力壓上來,那咱們部隊就大跨步向后退卻,退出臨汾地區,依靠霍州、介休附近的山體工事迎戰,正好吸引敵人兵力,減緩總部那邊的壓力。” “如果敵人已經退往了運城方向,固守城市,那就收縮兵力,緩緩向北回歸,并進行休整。” “如果還有余力的話,就伺機攻占忻州!” 說完這些,張云終于歇了口氣,然后坐下等待著團長們消化思考。 ……………… 聽完張云部署的方案,李云龍、丁偉等人都對視了一眼。 怎么說呢。 這份方案,乍看平平無奇,但仔細一琢磨,卻穩得出奇! 縱觀全篇方案,戰略布局上根本就沒有八路軍擅長的運動戰,沒有調動分割敵人,沒有穿插奇兵等等,反而全部是堂堂正正,憑借著火力和兵力,以勢壓人! 同時,作戰方式也極為保守,全部都是平行推進,互相策應,不給敵人留下穿插擊破的機會。 只能說,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相比方案的穩重,其目標卻極為宏大----以少于敵人的兵力,一舉擊潰甚至吃掉7萬鬼子! 李云龍看著地圖,暗暗思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