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5月19日,凌晨1點左右。 108師團、獨立混成第16旅團殘部的“大撤退”開始了。 此時獨立支隊野戰1、2、3、8團已經占領了大半個晉中盆地,將108師團、獨立混成第16旅團殘部壓縮在南北狹長區域,而鬼子的撤退路線,卻是迅速向北撤離,進入太原城外圍區域。 這就意味著,越靠近南邊的汾陽、孝義等地區蝗軍部隊,撤離的距離就越遠,風險就越大。 作為合格的師團長旅團長,谷口元治郎、若松平治都未打算直接放棄這些駐守南部地區的部隊,而是嚴令靠近北部的蝗軍部隊建立阻擊線,盡可能阻擊獨立支隊的攻擊,延緩獨立支隊的攻擊速度,給南部地區部隊撤離爭取一些時間。 “你們的時間不多了!” 這是谷口元治郎對南部地區部隊的原話,并下令“摧毀據點內多余物資、彈藥,然后留下部分阻擊部隊,其余部隊全力向太原方向撤離?!? 這是一條清晰的命令,但軍事歷史上早就明確,戰爭狀態下的有序撤退要比有序進攻難度大得多,更別說要在敵人進攻的前沿向側方撤離。鬼子部隊之前并未經歷過如此著急的撤退,也未對此做充分的準備,因此面對突來的撤退命令陷入了持續的混亂。 當然,鬼子部隊混亂更主要的原因,是現在108師團和獨立混成16旅團的部隊,早就因為連續戰損和補充,換了好幾茬士兵了。 現在的這些鬼子兵,絕大部分沒有經歷過在中國戰場摧枯拉朽般擊潰國民政府軍的風光局面,沒有親眼見證過所謂偉大帝國的榮光,反而自進入中國以來就一直被獨立支隊各種壓制和擊敗,已經失去了昔日侵華老鬼子們的銳氣。 這樣的部隊打順風仗時還能憑借著專業素養逞威風,但打逆風局時卻很容易進退失據。 鬼子們知道,如今同蒲鐵路東側的自家部隊已經基本上全軍覆沒“玉碎”殉國,這些工事和防線根本擋不住敵人,留下阻擊防御必然是送死的任務。大家都不想死,自然誰都不愿意留下。 事態緊急下,這些鬼子干脆直接命令偽軍守城,然后倉促的收拾著自已的行裝和個人物品,就急慌慌的向著北部撤離,根本不去考慮銷毀物資事宜。 鬼子軍曹們雖然不至于慌亂成這樣,但也有自已的考量----與其燒毀物資暴露自已撤退事宜,還不如擺出個空城計,說不定還能拖延點時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