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版本之子李大團長的戰爭嗅覺確實敏銳的讓人驚嘆,其初步計劃很快就贏得了前線團長們的認同,并制定了一份進攻計劃,報給了后方臨時指揮部的張司令。 當看到李云龍、王大川等團長們聯合制定了這份作戰計劃的時候,咱們的張司令對此確實是有些驚訝的。 按照張云一向求穩的性格和作風,既然目前鬼子數萬部隊不動,那部隊最好的應對同樣是不動,憑借著完善的阻擊陣地擋住鬼子可能的突然進攻。 只要到了夜間,鬼子就無法實施高空偵察和轟炸了,不僅獨立支隊1、2、8團等主力部隊可以迅速登車到底霍州前線,補齊前線兵力,同時已方也可以憑借火力優勢和自動武器多的優勢,主動向前進逼鬼子,以夜戰大量殲滅鬼子部隊。 這樣的戰術,基本上沒有失敗的可能,且憑借著已方遠比鬼子密集的迫擊炮、自動步槍、沖鋒槍等裝備,甚至可以打出極為好看的傷亡比。 這也是張云和各團長最初制定的作戰計劃。 但戰場形勢變化極快,在已方占據巨大火力優勢的情況下,原定的戰術實在是過于保守了些,因此幾個前線團長共同商議完善后,提出了下午三點之后就發起進攻的計劃----三點之后,點燃輪胎發動天空遮蔽作戰,隨后各部隊派出部分兵力向前進逼,不求擊潰敵人,而是充當炮團的眼睛,直接用火炮向前橫推,一直將鬼子趕出火炮射程之外。 甚至,可以派出部分部隊,穿插到部分鬼子身后,阻擋鬼子退卻步伐,然后憑借猛烈炮火將其殲滅。 之所以時間定為三點以后,是因為目前的廢棄輪胎存量僅可以燃燒3個小時,三點以后發起作戰就可以一直燒到入夜,基本上可以排除鬼子高空偵察對炮團陣地的威脅。 這是前線幾個團長在綜合了目前手里的各類戰爭資源、研判了鬼子的應對后提出了一套方案。 雖然不知道什么原因,但通過現場觀察,他們確信曾經囂張的鬼子飛機已經揮完了三板斧,暫時失去了大規模轟炸的能力;如今已方不僅擁有明顯的火炮優勢,壓制住了敵方的火炮部隊,且后勤補給能力更是完爆鬼子,使得前線炮團部隊囤積了大量的炮彈,入夜之后還能獲得更多,可以持續的向鬼子發起炮擊。 既然如此,那就不能浪費這難得的鬼子飛機空窗期和已方火力優勢期,直接在白天主動發起進攻,盡可能利用白天視野較好,可以輕易分辨鬼子的時機,發揮已方火炮優勢,將前方的敵人重創!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