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此外,成立作戰縱隊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則是因為張云發現,隨著部隊再次擴編增加人數,之前快速升遷的野戰團長們,已經有些跟不上部隊擴張步伐。這些團長們在軍隊建設、士氣維持、戰場臨機決斷上尚且差了些火候,需要一些資深人士的場外指導。 這一方面,張云、劉長青、邢志國都不算精通,但想來鐵三角這幾個老團長們應該是沒問題的。 因此,張云打算讓丁偉、李云龍、孔捷這三個紅軍老團長擔起更大的擔子,分別擔任三個作戰縱隊的負責人,也能指點下這些新團長們。 考慮到這“晉西北鐵三角”畢竟不是跟著獨立支隊一塊發展起來的,反而是半路加入的干部,為了防止張苗、老張等元老級團長們心中有情緒,他自然也有所布置。 詳細來說,就是由野戰1團、2團、獨立團、炮團1營組成第一作戰縱隊,由張云親自指揮,孔捷擔任副手并做具體部署;野戰7團、8團、22團、炮團2營組成第二作戰縱隊,由劉長青親自指揮,丁偉擔任副手并做具體部署;野戰3團、9團、新一團、炮團3營組成第三作戰縱隊,由邢志國親自指揮,李云龍擔任副手并做具體部署。 基本上,每個縱隊作戰部隊約3萬人,擁有超過兩百門身管炮、超過400門迫擊炮、200余輛卡車,還擁有適量的防空炮,可以視為一個解放后期的縱隊或者軍級單位。 當然,張云、劉長青、邢志國三人作為正太軍分區高層,需要在臨時指揮部、駐地等做戰略部署和后勤保障,三位老團長實際上就是三大縱隊作戰時的的最高軍事指揮官,指揮著縱隊開展作戰。 需要說明的是,作戰縱隊僅是一個為方便作戰指揮而設立臨時層級,不是正式級別。 如今的獨立支隊和正太軍分區,雖然人數眾多兵力強大,實力已經遠遠超過了師級規模,但其實在編制上才是旅級單位,張云也沒有權利能讓三個團長擔任副旅級或者旅級干部,只能臨時這么安排。 不過,這樣安排也挺好,至少元老團長們心里會更舒服些,在作戰時會更加配合老團長們作戰,等后續大家習慣了彼此的存在,說不定就可以轉為正式編制。 另外,不是總部壓著獨立支隊不提級,實在是八路軍編制有限。 要知道,129師平原根據地發展的部隊已經超過了30萬人,新編了數十個團,七八個臨時旅級單位。如果再加上新編386旅等,那129師總人數便超過了35萬人,至少相當于之前的五六個八路軍部隊,但是目前仍然是師級部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