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民國30年,6月18日。 清晨。 朝陽初升,晨曦初露。 忻口防線的陣地上,人頭攢動。 隨著班長排長們的催促,戰士們陸陸續續從戰壕及各個工事中的防炮掩體中鉆了出來,一邊伸著懶腰舒展筋骨,一邊收拾著自已的被褥睡袋。有些戰士則是就著自已水壺里已經涼下去的開水,給自已洗臉漱口,打理著自已的衛生。 隨著越來越多的戰士們從工事中鉆出,整個戰壕里頓時越發熱鬧起來, 這個時候,一縱野戰2團的團長老胡,也正在帶著他的警衛員,慢慢穿梭在戰壕里,一邊查看著戰壕工事,一邊問候著戰士們的休息情況。 野戰2團本是一縱的戰略預備隊,原本駐防在忻縣周邊等地休整,以便在需要時投入戰斗,本不該輕動。 昨天下午,考慮到鬼子可能發起的大規模進攻,為避免兵力不足造成意外發生,張云、孔捷等人商議后,調動野戰2團入夜后秘密進駐到了忻口通道防線,以便進一步增強陣地防御。 同時,張云還專門聯系了駐防在離此地不遠陽曲縣的丁偉部,直接將二縱的戰略預備隊野戰8團,從陽曲縣周邊補位到了忻縣附近,以備不測。 如此一來,小小的忻口防線附近,已經聚集了獨立支隊四個野戰團、一個炮兵營共計約3.7萬正規兵力,還有四千多兄弟部隊,近萬余民兵部隊等,已經基本拉平了與鬼子的兵力差距。 為了防止鬼子察覺已方的兵力調動,以便給鬼子一個大大的驚喜,按照指揮部要求,野戰2團昨天夜里緊急入駐陣地后,就立即轉入為隱蔽狀態。戰士們全部隱藏在戰壕工事里,悄無聲息的度過了這漫漫長夜。 ……………… 忻口通道戰壕工事里,2團胡團長帶著警衛員和幾個參謀七轉八轉進入了中間戰壕的一個隱蔽地堡里。 這是張云專門要求建設的鋼筋混凝土地堡,整個防線上一共建設了12個,且僅僅設置在中間這一層戰壕里。整個地堡參照歐洲防御地堡標準,采用鋼筋混凝土建設,足可以擋住鬼子150毫米重炮的多次轟擊。 地堡外圍是面向北方的三個射擊口,每個射擊口都分別隔開,空氣足夠架設重機槍或者反坦克炮、山炮等,地堡內部則是分為指揮室、人員休息區、彈藥儲備區、傷員區域等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