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岡村寧次的作戰計劃,說穿了很簡單。 既然忻口地區打不贏,那就轉換思路,趁著獨立支隊主力部隊集中在忻口的時候,突然調動忻口前方的蝗軍步兵部隊通過鐵路千里調動,快速機動到井陘附近。 然后,集中大量步兵兵力向井陘口發動進攻,沿著1938年帝國進攻山西的路線,再一次“攻占”山西。 至于為什么他能確定獨立支隊目前主力在忻口,是因為通過此次的交鋒,情報部門判斷忻口通道附近的獨立支隊駐防部隊人數超過了4萬人,且集中了重炮部隊、防空部隊、反炮兵作戰部隊等各精華部隊。 同時,根據空中偵查以及太原方面的試探,太原北側陽曲縣周邊也有這樣的山體防御工事,且至少也駐防了兩三萬的獨立支隊部隊,以防止太原、運城、中條山地區的蝗軍北上進攻。 而根據他們在長期在與獨立支隊的作戰中推斷的數據,獨立支隊的核心部隊也不過6、7萬人罷了。 在去年底他們發動晉中山區侵襲戰時,情報部門就已經注意到,作為蝗軍的最大噩夢,獨立支隊部隊人數其實并不多。 面對蝗軍的優勢兵力,上次獨立支隊獨木難支,八路軍總部不得不調動了大量非獨立支隊部隊前來支援參戰----雖然軍服一模一樣,但參戰蝗軍十分清晰的感受到,八路軍普通部隊與獨立支隊的作戰風格截然不同,其火力強度、火炮密度差距明顯,且在彈藥使用上簡直是兩種風格。 考慮到如今八路軍中,大部分部隊目前都分散在平原上,牽制著他華北方面軍的各地兵力;而原本部署在涉縣等地的八路軍主力則是因為其晉南攻勢,目前部署在晉南的長治、晉城以及太行山山道上。 也就是說,目前的太行山地區八路軍兵力已經頗為空虛。 雖然井陘口附近同樣有獨立支隊建設的山體陣地,但如果駐防部隊數量不足,火炮數量不夠,那山體工事就無法發揮其強大的防御能力。 這是難得的機會!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