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多次戰事證明,作為《亮劍》位面的版本之子,李云龍李大團長不僅在作戰上極為可靠,而且極富敏銳戰場直覺。 在收到張司令的命令后,他仔細研究著團部的華北地圖,立即就從中咂摸出了味道,尋找到了戰機。 這是個機會! 一個全殲鬼子師團的機會! 一個證明三縱能打主力的機會! 看著地圖,李云龍頓時有些摩拳擦掌,暗搓搓的打算大干一場。 說起來,李云龍心中可是有著“天大的委屈”。 忻口之戰,關系山西大局演變,是獨立支隊開展戰略反攻的重要一步。 結果,獨立支隊三大主力部隊中,孔捷一縱、丁偉二縱都在忻口前線,就新成立的三縱沒有參戰,錯過了這場大戲。 雖然他們三縱一直封堵著霍州地區,隔絕著運城、中條山地區鬼子北上企圖,掩護一縱、二縱布置忻口防線,其作用同樣重要,但老李就是覺得委屈。 在老李看來,他剛剛當上三縱指揮員,就沒能爭來戰役的主力位置,讓部隊坐起了“冷板凳”,那就是他這個總指揮沒做好,沒說的。 因此,他自已感到有些愧對3團長秦盛、9團長孫陽兩位小兄弟,感覺因為他的“沒用”,讓他們一起吃了瓜落。 為了賠罪,他還專門掏出了存下的好酒,花光了自已的津貼,請趙政委親自作陪,好好的跟兩個年輕小兄弟喝了幾頓大酒。 實際上,相比李云龍的委屈,趙剛政委覺悟高,完全服從大局安排;而兩位年輕團長早就習慣了張司令的命令,從來都是指哪打哪,根本不覺得此次部署有啥問題,純當老團長這是發揚風格團結同志呢。 結果,喝完大酒后,李云龍覺得更委屈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