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數十架八路軍戰機組成的編隊,正在疾速向著北平城方向飛來。 按照張云的部署,八路軍空軍集群在黎明前升空,兵分兩路對大同、運城兩處機場進行密集轟炸,隨后機群直接在八路軍新建的長治機場降落,補充了燃油和白磷炸彈。 然后,機群繼續兵分兩路,一部向著石門機場以及車站發起補充轟炸,另一路則是向著北平西苑機場、南苑機場進行補充轟炸。 考慮到北平是華北軍鬼子的大本營,其兩座機場的飛機存量比較大,幸存的飛機數量可能也多一些,此次發起對北平補充轟炸的機群中除了2架九七式重型轟炸機外,還編有60架雅克1型戰機。其中12架戰機并未掛載炸彈,專司護航,另有48架飛機掛載了炸彈,參與轟炸并進行作戰準備。 62架飛機,組成了4個編隊,已經密密麻麻的飛到了北平上空。 ……………… 二戰期間,鬼子作為列強之一,其實也是緊跟世界潮流,研發出了一些雷達設備的。 但就跟語音通訊設備一樣,鬼子因為把大部分經費用來發展海軍、陸軍,沒有額外費用支撐其他技術深入研發發展,結果其雷達技術相比英美等國差距明顯。 最終的結果,就是鬼子列裝的雷達設備普遍性能極差,探測距離近,誤報頻繁,并不能很好的提供戰場警戒。 一個典型例子,就是其海軍精神支柱的大和號戰列艦。 其實該艦在入列后就裝備有雷達設備,安裝在其艦橋上。但是,在該艦出擊并被擊沉的戰斗過程中,最先觀測到美國飛機來襲的,是目視偵察的了望手,而不是雷達設備。 由此可見,鬼子雷達性能是多么的不堪。 鬼子陸軍機場情況也很類似。雖然鬼子在中國境內的幾個主要機場都配置了雷達設備,但因為其性能較差,經常誤發警報,引起大家緊張。久而久之,雷達設備就慢慢變成了一個擺設,平時根本就不開機,也不能發現機群臨近。 不過,因此此時北平天氣晴朗,視線較好,鬼子機場的了望手在八路軍機群接近時,已經較為專業的發現了敵情,并做出了防空警報。 于是,整個北平西苑、南苑機場殘存的11架九七式戰斗機,不得不通過戰時維修的跑道緊急升空,向著來襲的機群撲去。 八路軍空軍部隊與鬼子飛機的首次空戰,就在北平上空展開。 …………………………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