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聽完張云的初步方略,眾人紛紛陷入了沉思。 從可行性上看,這份方案完全沒有問題,部隊作戰優勢明顯,完全不給鬼子留下任何反敗為勝的破綻。 不過,在座的各位軍官們都覺得有些不甘心。 獨立支隊如今擁兵10余萬,戰斗力極為強大,而戰士們枕戈待旦,都心急等著打鬼子, 如今大同周邊制空權也能基本保證,前方敵人數量也不多,為什么還要像之前那樣小打小鬧,小跨步前進? 像之前沙河戰役那樣,全軍頃出,迅速覆滅鬼子和偽軍部隊,那才叫痛快淋漓! 而如果能再次全殲幾萬鬼子,整個華北形勢說不定就可以逆轉了。 不過,雖然對張云的計劃有些想法,但礙于張云每戰必勝的威望,大家對視片刻,卻也都選擇了沉默。 看到大家有些欲言又止的神色,張云笑道:“咱們八路軍在戰前決策環節,向來講究民主,群策群力,大家對我的想法有什么建議,都可以說出來。” 獨立支隊野戰3團團長秦盛第一個站出來,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司令,我就是覺得不夠痛快。根據這份情報顯示,大同附近鬼子駐蒙軍部隊不過2萬余人,雖然盤踞堅城,但咱們完全可以一口吃下去。” 旁邊的李云龍也提議道:“張司令,如果你擔心堅城難下,傷亡太重,或者咱們可以包圍大同,吸引周邊鬼子來援。咱們借助周邊地形和火力優勢,來一個圍點打援,再給鬼子來一個狠得,殲滅他三五萬人。” 旁邊的眾人也紛紛點頭。 張云聽完幾人的建議,有些明白了大家的想法。 之前沙河戰役的輝煌勝利,已經讓軍官們開了眼界,不想繼續打“小打小鬧”般的游擊戰,而是更愿意打大規模運動戰、陣地戰、圍殲戰,發揮已方火力優勢,裝備優勢,迅速擊破鬼子部隊。 張云能理解大家的想法,但目前開展大規模戰役的條件并不成熟。 事實上,在確定方向時,張云也征求過老家和總部的意見。 老家大佬們同樣認為,現在抗戰階段已經處于戰略僵持向戰略反攻的節點,已經可以積極主動的開展一些攻勢,在完成與美國政府的約定的同時,積累后續大規模反擊的條件,但距離全面反攻尚有一段距離。 想了想后,張云還是認真解釋道: “大家的想法,從戰術上講,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如果我們速度快一些,進攻猛一些,說不定真的能以一定犧牲為代價,重創盤踞大同的鬼子駐蒙軍,或者再次重創鬼子來援部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