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種連續的小規模爭奪戰可以讓新兵演練攻擊戰術,還可以反復殺傷日軍有生力量,讓日軍有苦說不出。 而美軍則是在太平洋戰場上制定了嚴格的夜間防御規則,涵蓋雷場布置、警戒設備、多重哨所等等。 日軍一旦夜間進攻,美軍的照明彈會把黑夜變成白天,預設的重機槍會橫掃陣線,所有散兵坑外的直立物體都會被打成篩子,炮兵會把陣地前沿打成一片火海,以火力將鬼子變成了“熟人”和“爛人”。 ……………… 正是由于鬼子們經歷過完整的夜戰訓練,也有過以夜戰攻克險峻陣地的前例,因此在戰局僵持,田邊盛武等人發現很難突破八路軍由山體炮位、連環戰壕工事組成的整體防御后,很自然的就選擇了夜戰,而且還是大范圍夜間穿插作戰。 之所以不選擇抵近夜戰,自然是因為之前以夜戰進攻太行山防線并未取得效果。 而大范圍夜間穿插作戰,是指安排大量精銳部隊,在較大范圍內,沿著太行山的各個小道穿插過去。 最好,能夠穿插到山體工事里面或者八路軍防線后方,擾亂八路軍防線部署,從而為部隊正面突破制造機會。 這也是鬼子自持部隊精銳,加上部隊數量眾多而選擇的作戰方式。 在太平洋戰場初期的東南亞戰場上,廣袤的熱帶密林里,鬼子正是憑借著這一招精銳大穿插,擾亂了英法等國聯軍部隊后勤線,營造了到處都是日軍的假象,迅速擊潰了英法等國在東南亞地區長期經營的防御陣地。 隨著華北司令部命令下達,前線鬼子們在收治了前線大量傷員后,迅速脫離了與八路軍前線部隊的接觸,但仍然以騷擾性炮火,不斷襲擾著八路軍前線陣地。 很快,整個前線就逐漸沉寂了下來,僅有不時的一陣陣槍炮聲,彰顯著這僅是大戰前的平靜。 隨著時間推移,夜色慢慢降臨,鬼子們也再次行動起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