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十多個穿著八路軍舊軍裝的戰士或躺或趴的躲在掩體后面,三三兩兩的聚在一塊,低聲的閑聊著家常。
有些人顯擺著家里的存糧、今年的收成,有些人則是苦惱著孩子的頑劣、婆娘的抱怨,所有人都一副油鹽醬醋的生活氣息。
這些戰士,自然不是八路軍正規部隊,而是當地村莊的半脫產民兵部隊。
近些年來,為了推動全面抗日,保衛安寧家園,按照軍分區及當地抗日政府的要求,根據地的各個村莊都成立了民兵隊。
這些民兵作為村里百姓推薦的青壯,農閑時會參加訓練,戰時參與戰場支援,農忙之時則是回家務農。
而作為回報,這些民兵部隊不僅每次參戰都會得到軍分區支付的眾多報酬,而且每月也會按時領取一些糧食、罐頭等物資作為補貼。
更難得是,由于民兵都是當地百姓子弟,加上長期參與周邊巡邏,他們對這片區域的地理環境了如指掌,對山間小路更是如數家珍。
也因此,按照軍分區的命令,他們作為第一道防線,負責這處山道的把守工作,監視防范著可能通過小路滲透進來的鬼子部隊。
而他們之所以在這里悠閑聊天,自然不是因為他們玩忽職守、疏忽大意,而是對當地路況極為了解。前方的狹窄山道是這周邊小路的必經之路,而隊長也已經安排戰士輪流在更前方蹲守。
太行山險峻寬廣,縱橫數百里,除了太行八徑之外,確實有一些小路可以穿行群山。
昔日獨立支隊外出破襲時,沒少走這樣的道路,可以神出鬼沒的出入太行,躲避鬼子的追擊。
不過,這樣的小道不僅崎嶇難行,無法通行重型裝備,更是蜿蜒復雜,需要路過眾多險要地形。
平時也就罷了,戰時只要安排幾個戰士蹲守,就能監控住好大一片區域;放在一挺機槍,就能阻擋路過部隊很長時間。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莫過于是。
………………
“李哥,前面那幾個端著步槍的黑影,是小鬼子吧?”
“應該是了。這大晚上的,行走如此鬼鬼祟祟的人影,不是鬼子還能是啥!”
民兵隊所在更前方的一處巖石上,兩個隱蔽在樹木陰影下的八路軍戰士,此時正盯著前方山道上影影綽綽?的人影,有些不確定的討論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