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事實上,如果百姓們再往里走幾百步,就會發(fā)現端倪---- 這些“重炮”看著很大很沉,其實都是輕飄飄的充氣模型,要不是上面壓著石塊,一陣大風都能將其吹走;那些巨大的炮管,其實都是木桿和黑紙糊起來的,看著唬人,其實稍一使勁就能壓折。 這自然是防空營和后勤部人員以充氣模型、木板、紙張制造的假重炮陣地了。 甚至,為了進一步營造逼真效果,防空營營長蘇明川還專門安排在“炮兵陣地”上布置了部分身穿軍服的假人和大量真人“炮兵”,并在旁邊偽裝成忙碌的樣子。 實際上,這些所謂的“重炮炮兵”,只有極少數是防空炮炮手,絕大部分是后勤人員、民兵和當地群眾干部。 他們的任務,就是在防空炮兵指導下,偽裝成正在作業(yè)的炮兵人員,以騙過鬼子可能的高空偵測,營造出真實的陣地假象。 …………………… 事實證明,蘇明川周全的準備絲毫沒有白費。 能夠鯨吞半個中國,幾個月時間拿下東南亞,鬼子高層們自然不是傻瓜。 雖然按照自家重炮性能推測到八路軍重炮轉移困難,并因此制定了突襲計劃,但火炮性能各異。萬一八路軍重炮部隊已經完成轉移,那陸航機群的冒險突襲作戰(zhàn)必然變成了笑話。 因此,提前安排情報偵測,確認八路軍重炮部隊位置和狀態(tài),是此次破襲的首要前提。 由于張云的介入指揮,獨立支隊情報部門將周邊的鬼子諜報人員一掃而空。失去了這些隱蔽在百姓中的眼睛后,鬼子們只能依靠高空偵察來確認情況。 在天色剛亮不久,鬼子就派出了兩架高空偵察機在太行山外多角度盤旋偵察,從高空中圍繞推測的八路軍重炮陣地進行了高空觀測,進而發(fā)現了這聳立著眾多重炮,聚集了大量軍人的“炮兵陣地”! ‘發(fā)現八路軍炮兵陣地,位置平型關鎮(zhèn)東側……’ 眼見情報確認,鬼子戰(zhàn)機上的專用電臺向著后方發(fā)出了電波。 ………………………… “營長,雷達站報告,發(fā)現鬼子兩架高空偵察機,在4架戰(zhàn)機掩護下沿著太行山外延飛行。通過飛行軌跡判斷,他們正在偵察我們的重炮偽裝陣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