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旁邊的王部長在旁邊認真記錄著張司令的規劃,聞言倒是認可道:“張司令的思路倒是跟老家的想法類似。” 說罷,他看了看旁邊不遠處仍然圍觀著世界地圖的參謀們,輕聲道:“之前老家專門討論過下一步八路軍的作戰和發展方向,也產生過一些爭執,但最后大家研究了大量歐洲戰場戰例和民國戰例后,基本統一了思想。 在老家看來,如今中國90%的人口在鄉村,鄉村群眾才是咱們的力量根本。不過,正太軍分區的工業發展,卻為八路軍展現了本土工業化后的強大力量,成為了八路軍的戰力倍增器。 從幾次太行山攻防戰來看,八路軍已經擁有了奪取大城市、守住大城市的能力和底蘊。因此,在全控太行山,實控河北平原鄉村地區和大量縣城后,我們確實要向城市發力,以奪取防御平原地區、發展工業經濟的戰略支點。 張司令伺機奪取邢臺、邯鄲等城市的決策,其實是符合老家的整體布局的。不過石門距離鬼子華北軍司令部北平太近了,恐怕會嚴重刺激鬼子,老家那里恐怕還要權衡。” 張云聽完王部長的話, 頓時有些欣喜的點了點頭。 沒想到老家大佬們竟然跟他想到一塊兒去了。 八路軍發展到這個階段,其實已經到了一個很重要的節點。 之前由于鬼子兵力強大,加上各個根據地被鬼子們地理上分割,大家只能被動應付鬼子的攻勢,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保存自己、消滅敵人。 但如今八路軍華北反攻在即,就需要老家統一全軍思想,定下主要戰略,以發揮這150萬八路軍的合力。就像解放初期制定了“向南防御、向北發展”的戰略,以及東北戰場上指定“讓開大路,占領兩廂”戰略一樣。 歷史上,由于八路軍一直缺少武器彈藥補給,難以和鬼子大規模作戰,因此選擇的是融入群眾、融入鄉村的戰略,哪怕是抗戰末期也未能實際控制一個真正的大城市。 再加上長期以來部隊武器裝備和彈藥補給主要是依靠繳獲,對工業基地的作用也認識不深。因此哪怕是解放戰爭初期和中期,八路軍也不太重視城市的作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