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凌晨時分。
隨著第四十一師團幾近全軍覆沒,這場追擊殲滅日軍撤離部隊的戰斗已然臨近尾聲。
實際上,當第四十一師團竭力抵抗并企圖突圍之際,收到巖松義雄電報的北撤日軍部隊確實準備回援,試圖為第四十一師團的突圍提供掩護。
第12軍司令土橋一次不僅調遣炮兵進行遠程炮擊,還特別組織了兩個步兵聯隊,企圖從外圍突破八路軍的包圍圈。
然而,李云龍對此早有防備,并專門做出了相應部署。
24門蘇聯1939式76毫米榴彈炮、4門鬼子九二式加農炮持續向著鬼子撤離方向發起炮擊,以密集炮彈壓制了倉促布置陣地的鬼子炮兵們;另外,火箭彈部隊趁著鬼子部隊集結準備回援的時機,再次向著鬼子集結區域發射了200余發火箭彈,直接將日軍的集結兵力打得暈頭轉向。
鬼子們之前被火箭彈覆蓋炮擊,一分鐘內覆滅了數個步兵聯隊,早已經留下心理陰影。眼見八路軍手中還有火箭彈,集結部隊擔心再次遭遇火箭彈覆蓋,不得不立即疏散,回援部署便耽誤了下來。
在連續遭遇了炮擊和火箭彈打擊,再次傷亡了數百人后,又眼見八路軍坦克集群部分坦克正在向著這里追擊而來,土橋一次不得不放棄了繼續出擊,就連僥幸逃脫的巖松義雄也不再提救援事宜了。
于是,已經北撤的鬼子們趁著41師團抵御八路軍之機,進一步加快了撤離步伐,并最終脫離了與八路軍追擊部隊、伏擊部隊的接觸與糾纏。
至此,從涉縣敗退的近 8 萬日軍精銳,除 32 師團繼續堅守內邱縣城負隅頑抗外,僅有不足 3 萬人以及約 5000 僑民、特務、憲兵等成功撤至石門地區。
……………………
隨著3縱和坦克集群剿滅了鬼子41師團,其余日軍也均已完成北撤,整個邢臺、邯鄲地區就僅剩下了32師團殘部不足萬人,戰場局勢一下子清朗起來。
已經圍住了內邱縣城的大旅長在知曉3縱建功之后,亦不再拖延,隨即調集麾下3萬余兵力,在80余輛坦克掩護下,對內邱縣城發起了攻勢,并順利攻入城區。
但隨即,部隊圍殲作戰就面臨了不小的麻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