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得不說,老家人看的很準,東北確實是整個中國抗戰戰場甚至是后續解放戰場的棋眼。盡早向東北進攻,盡可能完整的收復東北地區,絕對是極為正確的決定。
而老家如今不強求全復華北,反而在盡可能消耗華北日軍的同時,先一步將兵力用在東北,同樣也是極為正確的選擇。
這也是無奈之舉。
抗戰戰場和歐洲戰場具有很多顯著區別,其中關鍵的一項區別就在于制海權的歸屬。
在歐洲戰場上,英美等同盟軍部隊牢牢掌握著制海權,因而可以保持機動靈活的攻勢部署,可以趁著德軍不備之時,在諾曼底等地登陸作戰;相反,抗戰戰場上則是日軍牢牢掌握了中國沿海、北太平洋、中太平洋等地制海權,致使日軍能夠隨心所欲地在中國沿海登陸作戰,或者隨時通過海運補給彈藥物資。
因此,歐洲戰場上同盟軍可以齊頭并進,攻克一地便能守住一地,逐步向德國本土推進,但抗戰戰場則是不然。
就算八路軍集中大量兵力,花費巨大代價拿下天津、青島等地,除非在每個沿海城市里都駐守十多萬甚至幾十萬的部隊,不然鬼子隨時可以發起登陸作戰重新奪回城市。
因此,在面對海陸空三軍完備的日軍部隊時,不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著眼于八路軍的繼續發展壯大,以及對東北的布局,絕對是正確的思路。
而正好,張云手里還有一些籌碼,可為老家的整體規劃錦上添花。
張云思量了一下后,緩緩對著幾位大佬說道:“我們獨立支隊、正太軍分區完全認同老家的決策,并堅決貫徹執行。此外,這段時間我們繳獲了不少的武器彈藥和糧食物資,且后續還可以再繳獲一些,完全可以移交給總部和老家,從而幫助各個根據地快速發展壯大,加速實現反攻東北的戰略目標。”
三人聞言,互相對視一眼,紛紛正襟危坐,認真傾聽起來。
在八路軍高層會議正式召開之前,幾位按照老家要求專門將張云喊來,正是想要聽一聽張云針對此次攻略的專業建議,并再次爭取一下張云的物資支持。
老家人也是沒辦法。
華北大地眼見著連年大旱,數千萬人口吃飯都是問題,還談什么反攻,能養活自己就不錯了。
只有徹底解決了糧食問題,連帶著解決部分彈藥物資,八路軍才能有余力在華北戰場之外再開一處戰場。
張云同樣知道這個道理,因此在八路軍決策的關鍵時刻,也打算要讓老家人知道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才能充分發揮自己這海量物資的作用。
不然,這些物資躺在空間里也不過是死物罷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