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隨著師長、政委和張云分別在前面臺上坐好,將領們也都停下了耍鬧。
所有人正襟危坐,等候著命令。
劉長青主動站起來,指著地圖開始了敵情通報。
“師長、政委、司令、同志們,現在通報近期周邊敵情。”
“自環太行山作戰結束后,鬼子由于精銳兵力損失太大,防線又過于分散,于近日進行了兵力收縮。其中,第1軍殘部退守石門,與第7師團沿著城市內外布防;第8師團退守保定;第14師團退守北平;第12軍殘部則退守濟南、德州、青島、徐州等地;第10師團退守大同,駐蒙軍退守張家口。”
劉長青詳細的介紹著,旁邊的參謀則站在地圖前,往地圖上掛載著代表鬼子師團的標志。
“另外,在環太行山作戰之前,鬼子從本土臨時調入華北戰場的新編師團,也就是預備役編成的部隊,在鬼子精銳部隊回歸后也并未調往太平洋戰場。總部研判,鬼子大本營由于擔心華北傾覆,影響東北地區的安全,已經決定將這些師團全部編入華北戰場 ,后續不會再撤離。”
“根據總部情報部門以及美國人從鬼子內線得知,這些新編師團的番號,分別為關內第68、69、70、71、72、73、74師團,每個師團約2.2萬人。其中第68師團協守北平、69師團協守天津、70師團協守濟南、71師團協守兗州泰安、72師團協守徐州,第73師團協守青島、74師團協防張家口。”
“從目前情況看,鬼子兵力整體呈現以大城市為戰略支撐,以鐵路線和重點港口為兵力通道的布局。綜合各地情報及總部參謀測算,目前鬼子華北地區總兵力大概為38萬人左右,包括4萬左右的傷兵部隊。其中僅有12萬人為精銳部隊,其他大部分是預備役師團或者之前警備師團!”
隨著劉長青一一講解,參謀同樣也在地圖上掛好了標識。
大家齊齊看去,只見地圖之上大量鬼子部隊的標識沿著平漢鐵路、津浦鐵路、膠濟鐵路、京張鐵路以及幾個大城市布署,整體呈現帶狀分布。
可以說,雖然相比過去鬼子兵力分布已經收縮了許多,但由于過于重視鐵路線的暢通,大量兵力不得不沿著現有鐵路防御,使得兵力仍然過于較為分散的狀態。
近40萬的鬼子部隊,要是幾年前,必然是需要己方緊張應對的敵手。沿著鐵路線部署的鬼子,會如同鏈條一般,將根據地不斷分割,將部隊越勒越緊。
但經過了這么多次的作戰后,雖然近40萬鬼子仍然是一個不容小覷的敵人,但各將領心中已經沒有了過多的畏懼和擔憂。
己方空軍力量仍然在變強,已經能夠守護部分天空,而地面兵力方面更是已經遠遠超過敵人,武器裝備上也在快速追趕和超越。
要不是擔心鬼子據守城市玉石俱焚,以及可能會從各個海岸登陸難以防御,八路軍已經有足夠力量橫掃華北了。而這些沿著鐵路部署的鬼子,也成為部隊可以不斷拿捏的果實。
沒等將領們研究完會議部署,劉長青隨即用手指了指地圖,補充道:“此外,鬼子在華北地區還有大概12-15萬的偽軍部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