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雖然招遠城及玲瓏金礦上空屢次有鬼子戰機出沒偵察,還猖獗的向著城內投下了十多枚炸彈,炸毀了一些倉庫和建筑 ,但等到防空營突然開火,以密集防空火力連續打下幾架飛機后,鬼子反而偃旗息鼓,再也沒有了動靜。
部隊繼續等了兩日,仍然沒有等來敵人。
等到情報員發現,龍口、煙臺等地鬼子不僅沒有準備集結作戰,反而開始在城內外大規模構筑工事,甚至在居民區內建設碉堡后,獨立支隊參謀部便確認了鬼子的想法。
顯然,岡村寧次已經確認收復縣城的部隊是獨立支隊,再一次的忍了下來。
老鬼子并沒有現在與獨立支隊進行大規模作戰的心思,因而參照北平等地的防御模式,著手準備加強城市防御,同時以民居為掩護,盡可能削弱獨立支隊的火力發揮,增加獨立支隊的攻堅傷亡。
考慮到鬼子如今部隊部署仍然分散,且這樣規模的工事建設工期不短,參謀部判斷,鬼子短時間內必然不會再來。
于是,又過了幾天,也就是民國31年10月28日夜間,張云帶著野戰2團、防空營以及特務營部隊踏上了回返太行山的行程。
……………………
明亮皎潔的月色下,坑坑洼洼的平原道路上。
200余輛卡車和七八輛吉普車排成長長的隊列,正在道路中間不疾不徐的行進著。
坐在其中一輛吉普車后座上的張云,此時正借助著皎潔月光,打量著外邊的田野。
相比部隊趕赴膠東時路邊不見邊際的玉米地、麥田和菜田,此時這片區域剛剛完成了秋收,整個田野中顯得空蕩一片。
‘果然,山東大部分平原地區和河北平原一樣,一旦秋收之后,青紗帳消失,部隊就會難以隱藏蹤跡。’
張云看著光禿禿的田野,感嘆著河北山東等地平原八路軍一路發展的不易。
扎根山區發展的八路軍,最大的問題是物資匱乏,兵源不足,部隊發展上限不高。
山區之中,地薄人稀,養兵困難,但相對來說,部隊可以挪移機動的范圍較大,與鬼子周旋也相對容易,還能打出經典的伏擊戰斗。
相比之下,平原地區人口稠密、物資補給較為方便,部隊發展潛力巨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