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他們這才明白,老家、總部以及張司令在統籌制定反攻東北計劃時,不僅考慮了己方部隊訓練戰備、進攻路線、后勤補給等問題,考慮了東北地區天氣路況、鬼子部隊防御布局等情況,竟然還考慮了眾多的場外因素。
大爭之世,世事如棋。
由于遠超于其他國家的實力,在二十世紀的很長時間里,列強們的政治抉擇近乎主導了世界的發展局勢。
同時,也由于各個列強都有自己的小算盤,互相攻伐算計,二戰戰場體現出了明顯的一體聯動態勢。
比如民國31年下半年,為了讓漢斯和毛熊國互相消耗兩敗俱傷,米國寧肯忍受著漢斯的轟炸,也要說服漂亮國,推遲了歐洲反攻的時間;
由于漂亮國已經積聚起了強大軍力,在無法向歐洲發力的情況下,其太平洋艦隊便主動進位,試圖占領呱島,結果引發了與鬼子長達五個月的鏖戰,進而讓鬼子海軍再遭重創,也使得鬼子1943年開始逐步轉向收縮。
也是因為這場鏖戰,中國抗戰的正面戰場上壓力驟降,就連敵后戰場都能感覺到形勢的好轉。
這就是世界局勢的聯動。
甚至,在張云記憶中,就連數年后的iiefang戰場,老家都要抓住歐洲對峙的有利時機,果斷發起決戰,一舉收復整個大陸,不然很可能會出現南北分治互相對立的最壞局面。
可以說,如果不借助世界局勢的變化,八路軍反攻東北絕對比想象中還要困難。
鬼子畢竟是個工業國,是一個整體工業實力仍然超過八路軍許多的國家實體。
在本土沒有遭遇漂亮國大規模轟炸前,鬼子擁有著年產一萬架戰機、一千輛坦克以及上百萬噸彈藥的產能。
鬼子還擁有完善的預備役機制,哪怕損失巨大也仍然擁有著50余萬的預備役部隊和300萬后備兵源,還擁有著遠超己方的海軍艦隊和大量海軍艦載機,可以靈活發起進攻。
更重要的是,東北地區距離鬼子本土以及殖民數十年的朝鮮不遠,駐守東北的鬼子可以較為便捷的得到本土的補給增援。
如果不想清楚這些問題,不想辦法應對這些場外因素,貿然發起反攻東北的攻勢,就算八路軍初期可以取得階段勝利,但很可能也會在鬼子本土源源不斷的援軍和持續的海陸航空兵空襲中敗下陣來。
所幸的是,隨著世界局勢演化,抗戰形勢已經發生了極為有利的變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