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 【……】 【擊斃繳獲匯總:第一輪炮擊,共擊斃鬼子16235人,繳獲加成各類火炮98門、重機槍112挺、三八式6542支、南部14手槍212支……】 無名山駐地里,張云站在指揮室門口,一邊遙望著東側的天空,一邊默默關注著腦海中的數據。 從數據統計看,剛才3縱連同炮團開展的大規模炮擊,戰果極為顯著。 僅僅20分鐘時間,就擊斃鬼子1.6萬人,且目前擊斃人數還在增加。 這說明目前還有很多鬼子正處于重傷彌留狀態或者被重物掩埋狀態。 隨著這些鬼子失血過多,亦或者空氣逐步耗盡,最終難免喪命并被系統確定為被擊斃人員。 估計就算前線不進行二次炮擊,整體擊斃人數也會接近兩萬人。 ‘不錯,看樣子華北決戰的第一步,圍殲兩個關東軍師團已經穩了!’ 張云回首看著地圖,默默思量著。 ‘1縱圍殲第22師團問題應該也不大,不過隨著時間推移,越到后面,戰斗將越艱難。’ 一輪猛烈炮擊就斃傷數萬人,看著有些天方夜譚,但其實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多因素促成的。 最大的原因,還是鬼子南線慘敗后急于快速解決華北問題,在情報不足的情況下匆忙發動決戰。 40余萬鬼子脫離城市的掩護,在近乎失去制空權的情況下,主動向擁有超過280萬部隊的八路軍根據地發起進攻。 只能說,是梁鏡如給了他們勇氣。 另外,鬼子轉攻為守過于倉促,無法建立有效掩體,也是此戰傷亡巨大的重要原因。 張云相信,如果給鬼子三天時間,讓鬼子建成戰壕、防炮洞等諸多掩體,那別說10萬發炮彈了,就是打過去100萬發炮彈,也很難取得多大戰果。 但偏偏時間匆忙,大部分鬼子只能以村莊、河溝等作為臨時掩體,缺少有效防炮工事,只能在炮火中煎熬。 盤算了一下時間,張云回過頭來說道:“一次空襲摧毀鬼子坦克師團,一次炮擊近乎消滅鬼子兩個師團,其他鬼子必然會有所震動,很可能會趁夜搶挖工事甚至撤離。 命令李云龍、丁偉,盡快消滅21、28師團,然后2縱快速向石門保定方向開展進攻,3縱則向東配合1縱進攻21師團。趁著鬼子立足未穩,盡可能多的消滅敵人,營造有利態勢!” 站在后面的劉長青、邢志國兩人,雖然不知道張云為什么在前線電報未到情況下就確定兩個師團受到了重創,但仍然毫不猶豫的點頭應是,下去傳達命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