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民國32年,3月19日。 凌晨三點左右。 吉林城。 由于空降兵突襲得手,城內的戰斗很快就結束,古老卻又嶄新的吉林城并未因為突來的戰爭遭遇多大損失,整座城市仍然保持著之前的繁華和美麗。 新修建或者翻新的充滿日式風情的街道上,本應該熄滅的路燈全部都明晃晃的亮著。 一隊隊的八路軍戰士們,排著整齊的隊形,巡邏在街頭巷尾,對整個城市實行著宵禁,防止著鬼子僑民可能的暗中破壞。 情報部門則是帶著部分精銳搜捕著鬼子殘余的諜報人員。 商業街上、居民區中,很多房屋在槍炮聲中亮起燈光,卻又很快在安靜后熄滅。 百姓們窸窸窣窣的從門縫中觀望著外邊的情況,傾聽著街面戰士們的吆喝和警示,默默等待著天明。 整個城市保持著一片肅殺和寧靜。 …………………… 吉林車站的一棟小樓外,哨兵林立,守衛森嚴。 獨立支隊1縱指揮官孔捷、政委李文英、野戰1團團長張苗、野戰2團團長老胡等人聚在一樓大廳里,圍坐在鋪在桌上的地圖前。 “我們目前在這個位置,沿著鐵路一路往東則是拉法車站所在的蛟河縣、敦化車站所在的敦化縣、圖們車站所在的延邊地區。 鐵路兩側均是大山,山不算高,林卻很密,僅僅能通過一些獵戶,難以通行大軍,更不用說通車和保障后勤了。” 孔捷用煙桿敲了敲地圖,語氣略顯凝重。 “根據支隊司令部傳來的情報,如今鬼子正在以偽軍替代精銳的方式,意圖將30余萬關東軍從邊境地區釋放出來。 雖然張司令及總部都判斷鬼子極大可能會將抽調兵力運往通遼,與咱們南路軍作戰,但也難以保證鬼子不會突然轉向,突然將兵力調往京圖線,以護住其通往鬼子本土的退路和后勤通道。 張司令命令咱們,堅決克服士兵疲憊和困難,趕在鬼子可能的兵力調動之前,立即東進占領關鍵車站和鐵路段,并立即著手部署防御,將鬼子徹底封死在東北區域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