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通遼城外圍,八路軍后方陣地。 原北路軍通遼圍城集群暨獨立支隊2縱指揮部。 在大LZ帶著大量南路軍抵達通遼并接手通遼戰事后,這里便理所當然的成為了南路軍通遼會戰指揮部。 此時的指揮室里,多部電臺滴滴作響、野戰電話鈴聲不斷。 大LZ帶著眾多軍官和參謀們各自在地圖前忙碌作業,詳細謀劃著“圍城打援”的細節。 “現在看,咱們此次參戰兵力還是太少,打援壓力有些大了!” 忙碌身影中,周參謀長將鉛筆擱在了地圖上,有些擔憂的對著大LZ說道:“雖然由于鐵路運力限制,鬼子邊境主力部隊也非一兩日就能完全抵達,但咱們同樣也有這樣的問題。 大鄭線畢竟是單線鐵路,為了將南路軍10多萬部隊調來通遼,咱們征用了數十列客貨列車。如今這些列車堵在大鄭線上,調度回去也需要占用大量運輸時間。 相比之下,鬼子控制下的哈爾濱到四平鐵路是復線,其運兵效率必然在咱們之上。 此消彼長之下,只怕后續咱們的作戰兵力會比鬼子主力緊張。 此外,我還擔心鬼子會將部分邊境主力調往四平方向,試圖吃掉咱們正在進攻四平的部隊。 雖然目前南路軍已經驅逐了鬼子布置在四平外圍的兵力,同時也發起了對四平的進攻,但也需要一定時間才能拿下。我擔心鬼子不給咱們這個時間啊。” 大LZ點了點頭,也略微凝重的用指尖點著地圖。 “老周,你的顧慮是對的。雖然從東北整體局勢看去,咱們在兵力上占據了明顯優勢,但驀然收復了這么大的領土,處處都需要兵力穩定地方,加上鐵路運力有限,反而局部戰場上是咱們處于劣勢。 此外,之前鬼子奪回了鄭家屯車站,其實也割斷了我們通遼與四平方向部隊的橫向聯系。雖然咱們可以通過鐵路從沈陽方向繞過去,但機動距離過長,肯定趕不上鬼子的機動速度。 從這個角度看,鬼子確實有向四平出兵的可能。 不過還好,四平距離沈陽不遠,且有復線鐵路連接。張云同志在沈陽周邊至少布置了2個旅的部隊,又有李云龍3縱可以隨時回援。四平方向問題不會太大。” “沒錯,沒錯,是我想差了!咱們北路軍司令部就在沈陽,必然不會任由四平出了問題。 現在看,雖然通遼方向鬼子后續會占據一定的人數優勢,但咱們槍快、炮多、后勤也占據優勢,仍然有較大的勝算?!? 周參謀長也認可大LZ的判斷,但仍然對后續的作戰指揮有些壓力。 現在看,雙方整體戰力相當。 而“勢均力敵”的對決,很考驗雙方部隊高層將領的指揮水平。 稍有不慎,可能就會給部隊帶來不小的傷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