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民國32年,3月23日。 下午十三點四十八分。 通遼東側戰場,仍然炮聲隆隆,硝煙彌散。 這場由5000多門火炮參與的八路軍炮火準備已經進行了整整28分鐘。 短短28分鐘里,八路軍炮群向著鬼子陣地上發射了超過110萬發炮彈,直接將通遼八路軍儲備的炮彈用掉了大半。 這些儲備的炮彈,是在總部和張云安排協調下,依靠大鄭鐵路線用了近5天時間從沈陽運來的。 其中一部分彈藥繳獲自鬼子兵工廠,一部分是來自張云的臨時“套現”,但剩下的大部分,則是30余萬八路軍后勤人員和支前群眾,通過漫長的陽泉-大同-古北口-義縣-沈陽這條涵蓋鐵路、公路、山路的漫長后勤線,夜以繼日一點點從陽泉八路軍軍工基地運抵沈陽并轉運通遼的。 可以說,每一發炮彈上都沾滿了部隊和支前群眾的汗水。 結果,僅僅半個小時,就大半消耗在了這場規模空前的炮火準備中。 彈藥消耗數量之大,速度之快,就連親自指揮作戰的南路軍司令、周參謀長等人都咂舌不已。 不過,巨大的消耗,自然也帶來了驚人的作戰效果。 此時通遼東側戰場的鬼子陣地,早已經看不見什么青翠,反而化作了一片焦土。 巨大的煙塵沖天而起,嗆人的硝煙味道彌散到數十公里外。 近百平方公里內的鬼子工事基本被炮彈覆蓋了一遍,最外圍陣地及前沿工事更是被炮彈狠狠犁了三遍。 根據炮兵引導員高空偵查,鬼子工事群里的核心陣地已經一片狼藉,而外圍陣地更是已經近乎看不到表面工事,就連戰壕、交通壕等也都垮塌了大半。 高空目視看去,鬼子陣地已經如同一片死域,看不到任何生物活動的痕跡。 只有斷裂的鬼子槍械,散布的鬼子尸體。 如今炮火準備也已經進入了尾聲,炮火打擊已經再次稀疏起來。 炮兵們正在默默調整著炮口,將更多炮火向著獨立支隊2縱、3縱前方的鬼子陣地集中,準備發起最后的掩護炮擊。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