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嗯嗯。” “小姐,要聽曲嗎?”一個怯生生的聲音響起。 溫明瑤看去,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女站在自己面前,濃眉大眼,模樣標(biāo)致。 她的身后跟著一位抱著二胡的老者。 “你唱什么?” 女孩眼眸一亮,趕緊道:“我會俚曲,還會唱時下流行的曲子,小姐想聽什么?” 俚曲,也就是江南小調(diào),吳儂軟語,靡靡之音。 “那就唱你所擅長的曲子就好。” 女孩一喜,“那就茉莉花,可好?” “好。” 老者坐下,試了一下音,拉起了二胡,女孩也唱了起來。 聲音清脆柔和,全身心投入,引人注目。 溫明瑤曾去過歌劇院聽過不少大型的演唱會,也聽過不少民間非遺文化的音樂,讓她印象最深的便是俚曲。 那位來自民間老藝術(shù)家的聲音極賦有感染力,讓人聽了如癡如醉,而眼前的女孩嗓子不錯,可到底缺了閱歷的沉淀,少了一些感情,還有曲調(diào)上的不足。 不過以她的條件來說,已經(jīng)是很不錯了。 如此世道,分三六九等,像對方這種年紀(jì)輕輕的姑娘家出來唱曲賣藝的,就跟樓里的姑娘差不多,被人瞧不起,也時常被人騷擾。 一曲完了,溫明瑤給了十塊錢。 女孩一看,喜出望外,“多謝小姐。”說完,跪下來磕頭。 那老者也趕緊跪下來。 溫明瑤趕緊側(cè)身,“小翠,快把人扶起來。” 她可不想被人磕頭,多大的禮啊?她可受不住。 女孩在小翠的攙扶下起身,依舊對著溫明瑤千恩萬謝。 隨后便轉(zhuǎn)身下樓。 溫明瑤繼續(xù)喝著茶,發(fā)著呆。 不過一會兒,就傳來樓下吵鬧的聲音,還有女子哭泣掙扎的聲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