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有他打底,誰都沒跟他唱反調,最后定了5個。 趙大興興沖沖地去找程惠下單。 結果程惠不在。 送完今天的蛋糕,收到500塊錢,她就帶著高枝和張友、李鹽出門了。 崔德貴告訴了她一個要倒閉的紙盒廠。 公交車坐了20站,坐到終點站才到。 紅星紙盒廠,建在一片平房里,是個大院子。 要不是大門口幾個字,她還以為這是個民宅呢。 紙盒廠的大門敞開著,有幾個人在院子里晃。 看到程惠幾個人進來,她們愣了一下立刻迎了過來。 “你們就是崔經理介紹過來的熟人吧?快請進快請進!” 做主的人是個50多歲女人,梳著短發(fā),像個普通的居委會大媽,精神利索又熱情。 院子里也都是30歲往上的女人,朝程惠幾人笑得熱情又卑微。 程惠了解過一點這個廠的情況。 這是一個街道居委會開辦的幫扶性質的小廠。 在這里工作的人大多是因為這樣那樣原因找不到工作的女人。 一半是農村嫁進來的,一個字不認識,很難在大廠找到工作。 一半是殘疾人。 程惠跟人寒暄幾句就打量起廠房。 這大院子的布局跟食品廠竟然很類似,只有一個車間、一個倉庫、一間辦公室。 還比食品廠少個員工休息室呢。 她進了車間。 車間很大,學校那種雙人課桌拼在一起,擺了兩排,一排十張。 看來全盛時期可以容納40個人干活。 現(xiàn)在冷冷清清,只有她身后七八個人陪著,屋里沒有一個人在干活。 程惠問道:“你們沒有生產任務嗎?” 江大媽是個非常實在的人,直接道:“沒有啊!我們已經3個月沒有活了,再找不到活,上面就讓我們解散,把廠房讓給別人了!” 他們是街道性質的幫扶小廠,里面的人除了廠長沒有編制,國家不給開工資,街道也不給開。 就靠其他大廠自己完不成任務的時候,分他們點活干。 比如說幫餅干廠、藥廠、燈泡廠、火柴廠、煙廠、各種廠疊紙盒。 人家提供包裝,他們就負責疊! 賺的錢發(fā)工資、發(fā)福利,有多余的就交給街道....沒有多余的工資就少。 以前他們最大的一個雇主是某藥廠,結果現(xiàn)在人家上包裝機器了,那點活自己人就干完了,根本不用出廠。 程惠檢查了一下生產環(huán)境,挺滿意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