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咱們家之前的水稻種的比別家的都要晚些,現(xiàn)在稻穗還沒全黃,但再之前種下的玉米和胡芋卻是可以收獲了,我瞧著村里其他人家都開始在忙著秋收,咱家也可以先把村尾地里的玉米和胡芋先收了。” 說起這個事,郭喜春果然顧不得傷心了,連連點頭道:“我也是這么想的,咱家的那半畝玉米,早幾天就可以收了,只是那時候咱們住在棚屋里,家里房子還沒建好,收來也沒地方放,我才沒提,現(xiàn)在趁著天氣好,是得趕緊收回來。” 金秋八月,正是收獲的季節(jié),村里各戶人家都在忙著秋收,向陽村這邊的農(nóng)作物多是水稻、玉米和紅薯,郭喜安他們家地少,只有三畝,兩畝種了水稻,一畝一半種了玉米,一半種了胡芋。 第二天吃完早飯,郭喜安和郭喜春就背著背簍去地里掰玉米了,幾個孩子也要跟著過去幫忙,左右村尾的地離家里不遠(yuǎn),郭喜安也沒拒絕。 向佑向澤和小三丫個子太矮,根本夠不到玉米包,急得不行,郭喜安便讓大丫二丫掰了玉米棒子扔在地上,由他們?nèi)齻€小的撿了放到一邊的背簍里。 地里農(nóng)活一向都不輕松,特別是到中午太陽最火辣的時候,更是辛苦,人在玉米地里穿梭,暑熱一點都沒有減少,玉米桿子比成人要高一個頭,密密麻麻的玉米葉子刮在脖子后頸上,再有汗水一淌,那是火辣辣的疼。 到太陽最烈的時候,郭喜安就趕幾個孩子回家去了,小孩子的身體素質(zhì)到底是比不上成人的,這么跟著干活,就算不會累出什么問題,中了暑熱也是不好的。 這玉米摘下來,還得運回家里,好在現(xiàn)在家里有驢子皮蛋,給她們幫了不少忙,田野小路狹窄崎嶇,沒法用驢車,只能給皮蛋背上裝好馱鞍,掰好的玉米用麻袋裝好,再固定在馱鞍上,一趟皮蛋就能運上七八十斤玉米,可給郭喜安她們省了不少力。 玉米運回家后還得剝皮晾曬,在家里的孩子們就有事情做了,幫著把運回家的玉米剝皮。 半畝地的玉米,靠著郭喜安和郭喜春,也忙了差不多一天的時間才收獲完,今年的玉米長勢不錯,半畝地也收獲了差不多三百多斤玉米,就這個產(chǎn)量,在這個時代來說,可也算得上是大豐收了。 收完玉米,郭喜安又挖了一背簍土豆,便和郭喜春收工回家了。 這幾天的田野地間,村里的村民們可都是干到天擦黑才會回家,郭喜安她們家地少,秋收也不像村里其他人家那么忙碌,剩下的半畝胡芋明天一天也就能收完了,倒是不用像村里其他人家一樣起早貪黑的忙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