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拉人入伙的事情,不能操之過急,適得其反的道理他懂。 幾人閑聊幾句,便起身離開了。 目送兩人坐車離開,戴晴彎了下唇角,轉身回家。 她自然看出孟館長不高興,但跟她有什么關系? 觀摩一次,見識了那些人,她確實沒有任何想法。 放著悠閑自得的日子不過,跑去跟人玩宮心計,吃飽撐的? 轎車內, 孟館長看著真有道人,幽幽的嘆口氣,“真有,你說那丫頭為什么不想加入民俗文化館?” “人各有志,年輕人,心思跟咱們不一樣。” 真有道人捋著胡須,眼神含笑, “小友心思純凈,不喜歡復雜的場合,情有可原。仁德兄,招攬人才不能操之過急。” 孟館長一默,民俗文化館的幾個成員,各有千秋,有本事的人脾氣大些,古怪些,情有可原。 他是政府職員,原本在單位待的好好的,卻因為愛好民俗文化,被指派過來弄這個民俗館。 他也是第一次接觸玄門中人,見識過他們的能力,也是打心底尊重他們。 但民俗文化館畢竟根基淺薄,目前還沒有見到經濟效益,不受重視,很多資金批不下來。 即便如此,那些玄門派系依爭先恐后的加入進來,從剛開始的邀請到現在的篩選,不知不覺,門檻就高了。 要不是那晚見識過小姑娘的粗暴的本事,他肯定不愿意把她招募進來。 為了表示誠意,他都親自到了,沒想到人家根本不領情。 “真有,我看你和那姑娘頗為有緣,不妨多走動,盡快把人招攬過來。” 算了,既然有真本事,脾氣大點就大點吧。 “這個不急,得讓她心甘情愿才行。” 真有道人輕笑一聲,邀請肯定是要邀請的,但不能操之過急,徐徐圖之,就算結果不如意,也不會太差。 民俗文化館還缺一名相術學者,小友是最佳人選。 戴晴回到家,揉了下發癢的鼻子,清洗干凈茶杯,剛拎本書坐下來,又有人敲門了。 王大媽滿頭大汗的走進院子,拉著戴晴的胳膊,急切的開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