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帶入袁紹,朱厚照逐漸理解一切。 華盛頓就是美版袁紹那樣的一個人物,因為名聲或者是聲望到位,被十三州勢力推舉為聯軍總司令、盟主。 目的就是為了討董(抗稅和自治)。 完成這個使命后…… 不,他甚至沒有完成討董的使命,要不是有劉關張三英戰呂布類似故事的(路易十六下場幫助)。 他們還真完不成使命。 現在,討董完成了。 袁紹就想要稱帝了。 怕是那十八路聯軍,首先就不答應……大漢的那些臣子,也不會答應。 還有大漢的宗室,漢獻帝種種之類的都不答應。 更何況,華盛頓還沒有袁紹這樣四世三公的家族幫襯。 真稱帝了,估計也就是袁術那個下場。 當然,他比袁術好的一點是,有自知之明,頭腦比較清醒。 理解這一切,朱厚照對這個華子有些改觀,平庸但清醒的太祖,也是難能可貴了。 【美宣宗·杰克遜:原來如此啊,主要是華盛頓先生您的自身實力不夠,再加上您比較識趣,才沒稱帝。而且……在這種情況之下,十三州的代表,亦或者是一二次大陸會議代表勢力們,甚至也不可能選擇君主立憲制,更別說君主制了。】 【能選擇這個不倫不類的總統制,只是因為被迫成了一個國家,需要一個名義上的聯邦首領,或者話事人嗎?】 杰克遜終于理解他們為何只能走總統制而非帝制了。 都是十三州和各方勢力以及大眾妥協的結果。 而且,華盛頓之所以能夠成為首位總統,怕是華盛頓有名氣有聲望,但自身家族實力不夠大…… 才能成為多方勢力妥協后勉強能夠認可的總統。 另外的勢力,恐怕是不可能坐等漢密爾頓家族、或者亞當斯家族成為這個盟主。 若是那樣,恐怕就會弄成家族式代表的君主制,或者君主立憲制了。 由此可看,美利堅能選擇總統制,也是必然的結果。 朱厚照也理解了,美利堅建國之初,就是一個草臺班子,不,十八路諸侯組建的草臺班子新王朝。 他們只能選一個大家都認可,且沒有什么能力的人來,當名義上的皇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