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1506年6月27日。 夜晚的金陵皇宮中,朱厚照在宣紙上,用西方的紀年方式,寫下了今天的日期。 這是他的重大收獲! 按照剛剛神父教授的紀年計算方式,他計算出了大明在西方紀年的準確日期。 看著這一串的數字,朱厚照有種莫名的宿命感,仿佛有一種無形的隔膜,在此刻終于被打破了。 他知道打破的是什么,是東西方文化通道! 這個日期,也打破了他腦海中東西方混沌認知的迷霧! 一切,終于可以有跡可循。 “如果按照這樣的推算,父皇是1505年6月8日駕崩的……” “我們的大明建立,是1368年1月23日……” “太宗繼位日期是……” 得到了這個算法,朱厚照舉一反三,推算出了他大明建立的時間,以及朱棣、朱高熾、朱瞻基的登基時間。 “還有,不僅僅可以算到大明,甚至大元……兩宋……” 朱厚照很快停下來了,他發現,只要掌握計算方法,以前的歷史脈絡的大概準確時間點,也都可以計算出來。 “其實,按照黃帝紀年法,也能得到比這個更加準確的時間……但黃帝紀法,不,這種紀年方法,大多只是象征意義……我們更習慣用年號來記錄日期。” “不然也記錄四千多年……” 朱厚照也很快發現,這西方紀年方法也并不是先進或者優秀的發明,他們這邊也有對應精準的黃帝紀年方法。 《漢書·律歷制上》就記載了先朝的古六歷,即黃帝歷、顓頊歷、夏歷、殷歷、周歷、魯歷。 這些紀年方法,兩漢時候都比較完備,具體的日期記載之始,是黃帝擊敗蚩尤后創造年份記載。 只是,記錄太為麻煩,人們在日常之中使用不太習慣,就放棄……而且,皇帝至高無上,只要有想法的皇帝,都會有自己的年號來凸顯自己的影響力。 黃帝紀年,在重大祭祀或者彰顯中原傳統,才會用到。 “這算是一個時間記錄上的差異……只是方便我自己了解對應,對其他人意義不大。” 朱厚照很快覺得這種紀年方式,只是因為他需要,他才去了解。 對于大明而言,意義并不大。 相反,說句夸張的,如果他能比肩黃帝,甚至足夠偉大,以后所有人用正德紀年,記錄到正德兩三百年,也就只是一個記錄方式。 這點先放下,有空再慢慢讓人推演,梳理一番,供他使用! 簡單的方式,用黃帝紀年一減,雙方所有歷史節點便可以瞬間同步! “還有今天交流的最大收獲,是朕終于知道了路易十六他們的國家……” “當前在西方還真有法蘭西……國王是路易十二……他們家的皇帝名字倒是好記,路易十二、路易十四、路易十六……要是朕冒充一個路易十二,豈不是美利堅的……美圣祖?” 一番計算冷靜后,朱厚照再次聚焦今天交談得到的另外一項重大收獲。 他大概通過幾個葡萄牙人的描述,知道了西方世界國家的大概輪廓,特別是知道了法蘭西和美利堅的宗主國英國。 只是,得知當前法蘭西的國王是路易十二的時候,朱厚照就感覺法蘭西好草率。 讓他知道這種國王命名方式,他豈不是隨隨便便可以用一下路易十二、路易八、路易六,這種豈不是隨隨便便就是美圣祖、美顯祖、美威祖…… “不僅僅是法蘭西這些國王名字隨意啊,當前美利堅宗主國英國更是叫什么亨利七世、亨利六世、亨利五世……亨利國王?” “這樣類比,干脆也不要叫漢文帝劉恒叫漢太宗了,他也應該叫劉邦三世、漢武帝則是劉邦五世……” 自然,英國當前在位的國王朱厚照也了解了一個大概,同樣感覺草率,甚至不太適應……類比一下,他現在甚至可以叫洪武八世,因為他是朱元璋的八世孫。 這樣的稱呼,就很怪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