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久,我們在一棵大樹下看到地上放了一圈小石頭,明顯是人為擺的。 我左右看了看,又抬頭看了看,皺眉說:“應該就是這里了,不過把頭,這里怎么一點封土的跡像都看不到?” “這就是這里能幸存下來的原因。”把頭皺眉說:“很可能是當年墓主為了安全,故意沒在地表留封土,云峰,你就以這棵樹為中界線下,幾個探坑我看看。” “好。” 把頭在旁放風,我麻利的接起來洛陽鏟開始朝地下打探坑。 很快。 “把頭,沒有!這都七八米了!” “在下!虎爺不賣那種假點兒,時間越早的墓埋的越深。” 這個道理我自然知道,我現在就怕把頭買到假點兒,那樣我們就賠大發了! 又下去一米深,我提上來鏟子一看帶出來的土層,頓時大喜。 有表現了! 帶出來的土塊兒中,能明顯看到有一些“小白兒點”,我靠近聞了聞。 沒錯,這百分百是白膏泥。 我又繼續向下探,這次一看,帶上來了大塊兒大塊兒的白膏泥。 我嚇了一跳。 白膏泥在古代造價不菲,一般的墓里有三公分厚的白膏泥保護就算奢侈了,哪像這個,都是一大塊兒一大塊兒的白膏泥,我目測底下白膏泥的厚度不會低于十公分。 這說明什么? 兩個字。 大墓! 而且,可能是某個諸侯王葬在了這里..... 我斷定,這底下肯定不是西漢的,西漢有些大墓有時也會出白膏泥,但記住,西漢的白膏泥里頭有小石頭子,春秋戰國墓的白膏泥沒有,很純。 蹲在地上抽了根煙,休息了幾分鐘,我又一連在周圍打了八個探坑,我想確定這個墓實際面積多大,它的邊界線在哪里。 打好探坑后,我一看,心里怦怦跳。 如果將所有探坑用線連起來,那很明顯是一個“甲”字形。 這印證了我的猜想,地下有個諸侯王級別的大墓,只是這個墓很罕見的沒有封土堆。 我不知道賣點兒那人是怎么找到這里的,總而言之一句話,如果地下是個原坑,那我們十九萬花的太值了!出一件像樣子的青銅器就能就回本! 行里有一句話說,“春秋戰國不分家,”意思是春秋墓和戰國墓在規制上有些像。 記住我說的這個特點。 如果墓的整體形狀是“亞字形或者甲字形,”這就是諸侯王,或者大貴族的墓。 如果是“中字形”,那就是國君墓!天子墓! 如果是“品字形”,那就是一般小康家庭的墓。 如果是“凸字形”,那他媽就是貧民墓。 即亞,甲,中,品,凸,記住這五個字了,那不用往下挖都大概能知道墓主生前的身份地位了。 一旦通過打探洞,找邊界線確定了這個墓的整體形狀,那也就知道該從哪個點位打下去了。 好比“甲字墓”,底下那一豎就是墓道,上頭是個“田字”,這個田字又分成了四個小格子對吧? 按照情況看,一般情況下,棺郭都在“田”字左上角那個小格子里,好,就從這里向下挖,那便能精準的打到陪葬品豐富的主墓室里。 在比如說“中字形墓”,這種墓兩頭都是墓道,中間是石門,如果從墓道進去,會被石門擋住,可如果我們從“口”字上方找個點位打下去,那就能完美避開墓道兩頭的石門了。 眼前這個墓,唯一反常的就是沒封土堆,其他全在我們預料之中,我這時腦海里已經在幻想會出什么樣的青銅器了,四羊方尊那類東西不敢想,能多出點有銘文的方鼎圓鼎我就很高興。 這時把頭道:“云峰,我看橋東邊兒有棟空房子,你去村里找下主人家,我們把那棟平房租下來當根據地,如果對方起疑心了,你知道怎么說?” “我就說我們在這里收干草,租個房子當倉庫放收來的干草用。” “不錯,就這么講,你租下來后馬上打電話給文斌,讓他們趕緊過來。” “把頭,那今晚就動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