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車內回蕩著孫菲菲軟糯的歌聲,李凡合著節奏輕輕地敲著方向盤,慢悠悠地開著車子。 雪天路滑,李凡也不敢快開,而且,坦白地說,他的技術一般。 程曉曼不僅善談,而且會談,畢竟她曾經也是半個成功人士。 對于她這種從小到大不知道苦為何物的富裕家庭的獨生女,往往和普通人家的孩子有個明顯的差別,這差別就是“任性”。 這里指的“任性”是隨心所欲,是對自己靈魂的“放縱”。 本來她已經熬成了一家公司的部門經理了,七八十萬的年薪說放棄就放棄,說去讀書就去讀書,不計后果,不懼未來,這份“任性”,極大多數人都不具備。 優越的家庭環境讓她沒有后顧之憂,順遂的成長歷程又使她對成功充滿了篤定。 也許對于其他人來說,辭掉這份讓人羨慕的工作一定會糾結痛苦得要死,不過對于她而言,可能只是決定明早吃小籠包還是油條的問題而已。 李凡又通過她詳細地了解了另外三個學生,其他兩個男生倒是很正常,不過那個段歡歡卻有些自閉,而且并不是很自信。 據程曉曼說,這孩子可能家庭并不富裕,每一季節永遠是那兩套衣服換著穿,而且,還是同款同色的。日常消費也極低,從不用化妝品,手機也是好幾年前的舊款了。 “你們見過她親人么?” “沒有。” “她成績怎么樣?” “好,特別好,是保研的,而且是畢老親自要的人。” “那她有過勤工儉學之類的經歷么?” 程曉曼搖搖頭:“應該沒有,她平時就在圖書館泡著,滿腦袋全是書。” 李凡搖了搖頭:“書讀得太多了也并不是好事兒!” “老師,我也是這么認為的!對了老師,《奇葩說》的票能給我們三張么,我們到時候組團去看。” “好。你家在前面哪里?” “16棟3門,老師在花壇那邊兒停就可以了。” 程曉曼下車后,順勢向16棟走去,不過在另一條路上一轉,走出小區打了輛車,回友誼醫院取車去了。 …… 回到家后,李凡躺在床上構思著自己的研究生培養計劃,既然受了畢老的委托,也深受學生信任,李凡自然要竭盡全力對他們進行培養,以求在未來兩年的時間里,將他們培養成優秀的作家。 這份工作并不簡單,要挖掘他們的特長,因材施教,又要尊重他們的喜好。 總之,打磨他們的這個過程,可能要費心血了。 尤其是那個段歡歡姑娘,李凡是格外關心的,這樣的女孩子的內心往往更加幽秘,更加敏銳,或許有成為大作家的基因。當然了,這只是推測。 至于那姑娘的經濟情況,李凡也想著能不能默默地幫一把。這四個學生從此可不是自己的外人了,那是自己的嫡系啊! 第二天上午10點鐘,李凡在睡夢中被牛犇犇的電話驚醒了,這貨剛從美國飛回來,他聽說也回到京城了,便叫他出來碰個面吃個飯。 李凡洗漱完畢后,決定先回京大宿舍把自己的一塊優盤找到,再去牛犇犇那頭。 京大校園內,處處掛滿了大紅燈籠,沒回家的中外學生,據說在學校過得也不錯,學校組織包餃子排節目,他們舒服透了。 李凡的幾個室友倒是全回家了,他回到寢室找到優盤后,便急匆匆地下樓了。 車子慢速行駛著,遇到熟人李凡便打聲招呼,就在將將要開出校門的時候,一個落寞的背影出現在了李凡的視野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