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來之前,閔學并非毫無準備,他對林賢等人創(chuàng)作的原劇本進行了深入研究。 總體看起來,原劇本敘事還是很清晰的,人物性格也相對鮮明,畢竟是包括林賢在內(nèi),五個人磨了兩年多才磨出的本子,能差到哪里去? 而且,可能因為該事件走向大體一致的緣故,原劇本與閔學扒出的劇本有很多地方非常類似。 本來閔學還不確定自己能否掌控好電影劇本,畢竟到目前為止,他還沒真正實際操作過。 但這種程度的類似,讓他能有的放矢,更加游刃有余的對原劇本進行詮釋。 閔學不可能為了突出自己,而否定原劇本的優(yōu)點,所以他在講解時,就情節(jié)、沖突、場景、人物性格、動作設計等一系列問題做了詳細分析,把原劇本的長處夸了一個遍。 閔學分析的頭頭是道,溢美之詞層出不窮,讓林賢幾人聽的心里很是舒坦。 這也是人之常情,如果閔學一上來就各種否定,恐怕后面說的再精彩,在座的人也不免會有芥蒂。 朱鏡其顯然不會因為被夸贊就放下成見之心,他始終覺得,這個年輕人不過是來鍍一層金,混個資歷漲漲身價。 朱鏡其會這么想,不光是因為閔學的年齡和外表。 現(xiàn)在香灣與大陸交流如此頻繁,他朱鏡其在業(yè)內(nèi)混了幾十年了,資訊自認為還是很靈通的,但閔學這個名字,在編劇行業(yè)里,他還真沒聽說過。 你說不是有《白夜追兇》嗎?那個原著和編劇名字都叫學而時習之,和閔學現(xiàn)在還沒半分錢關系。 而且閔學也沒和林賢提過這茬兒,再說現(xiàn)在這部小說的電影和電視劇都沒上,沒經(jīng)過市場檢驗,也沒什么證明力。 因此朱鏡其理所當然的質(zhì)疑道,“閔先生,既然劇本已經(jīng)如此豐滿,我們又何必還要請你來?” “朱先生何必急躁,”閔學仍沒有半分動怒的跡象,這份涵養(yǎng)功夫與朱鏡其的咄咄逼人相比,顯然更勝一籌。 在場其余幾名編劇的心理天平,在不知不覺間,暗暗向閔學傾斜著。 閔學當然知道也不能只是夸,真功夫還是要亮出來的。 “從整部電影的情節(jié)來看,布局屬于單線敘事,按照抓捕主犯糯康的線索一步一步行進,劇情發(fā)展合情合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