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拼接的?”男生一愣,有些驚訝地看向照片。 一旁的女生也湊了過來看著照片上的那柄長矛,他們之前都只注意到長矛是從中斷裂的,所以就自然的覺得這柄長矛是一體的了。 “這里。”服務生指著一張正面照片上的一處說道。 兩人看著她手指的地方,長矛的矛頭之下的位子上在兩圈紋路之間確實有一道若隱若現的縫隙。雖然看的不是非常清楚,但是對比過另外的幾張照片之后,可以確定確實是有一條縫隙在那里。 “還有這里。”說著,服務生又指著長矛的手柄處,那里也有一道裂縫。 “這······”男生抓了抓自己的頭發,心里也有些頹然,好不容易排除的時間范圍這下也算是被推翻了。 服務生看著那照片上的長矛,本是一直很平靜的眼神中卻帶上了一些說不清楚的神色,那種眼神就好像是懷念也好像是一種靜默的回憶。 過了一段時間,服務生的眼睛才從照片移開,問道:“這是你們的課題?” “對。”女生不是很熟悉服務生,看著她有些小心的問道:“那個,那為什么你覺得這把長矛是戰國末期到秦國末期的呢?” 服務看了女生一眼,看向那個長矛上的紋路說道:“這里的銘文用的是戰國時期接近三晉的文字,三晉戰國中晚期兵器刻辭往往在開首紀年后依次記三級職名、人名。韓器中所見的國都與地方的左庫、右庫,國都之至庫、武庫,是以表明鑄造之處。” “這里,冶尹或冶名后有“鼓(造)”字者為韓器。” 照片上的銘文模糊,有些地方甚至看不清,服務生卻是說得非常詳細。就好像她對這些銘文非常熟悉一般,一邊說著一邊的準確的指出她所說的銘文的地方。 “根據銘文的記載上面所寫的銘文記錄,此器是韓國至庫所制,物主本是一韓國公子名······看不清楚了。” 照片上的銘文也只有這么一段,后面就再也看不清楚了。服務生的聲音也停了下來,她或許知道這柄矛的主人是誰,她卻沒有再說了。 男生坐在一旁聽著服務生的話,握著手機搜索著什么。 半響,驚喜的說道。 “是了,確實是。” 他查閱了戰國時期韓國文字和兵器銘文的資料確實是和服務生說的相差不大。 只是一眼就能看出這么多,好厲害,一旁的女生眼中帶著一些驚嘆。 他們雖然是考古系的學生但是主研的也不是古文字,第一時間也不能認出這些文字的出處。但是對方卻是一眼就看出這這些文字的年代和出處,更是直接說明了文字的內容。 男生有些疑惑地看著服務生,但隨后又看向照片繼續說道。 “既然是一韓國公子的器物,在渭水河畔,難道這處舊址是一處古戰場不成?” “不過為什么韓國的器物會流落在渭水河畔?” 位子和距離上說不通,男生的眉頭又皺了起來。 “對,如果是這么說的話應該是戰國末年的遺留物才對,為什么說是秦國末年?”女生也在一旁不解的問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