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張獸皮上的大圖被鋪開在寬大的桌案之間,姬信站在張良的一旁執禮握著圖卷。 圖卷之上川河所流,城郡所立,皆有明細。 落于圖中卻是將這國中的要道重城皆標注了出來。 張良站在圖旁的看這圖上的秦國,目光落在了那地圖上所標注的新鄭之地,不知道為何出神了片刻。 那一日韓國破碎,韓王墜城而亡,他的父親也殉國而死,一夜之間他國破家亡。 他暗中握起了自己的手,抓著手邊的衣袖,這一次,他是要秦國如數奉還。 “公子,此時還無需急動。”張良淡淡地說著,手放在了這張大圖之上。 “民不聊生之際,定有人起亂事。” “等到此人起亂之際,就是我等行事之時。” “當首起亂必當天下呼應,也定當是最受秦國注目。屆時,秦國起兵平亂此軍。國中空虛,公子可乘勢將屯糧分授于無糧民,從而起民為軍。” “天授之災,亡秦以活天下為號,引萬民攻秦而奪糧分賜,讓其民能活。” 張良的這一步目的也很簡單,到了天下無糧,萬民為了糧食爭搶大亂的時候起事,將自己手中的屯糧分出以讓亂民跟著起軍。 再引導亂民秦國所駐的各地糧倉可搶,是秦國引來的天災,就該把秦國滅亡,將他們的糧食分給天下,讓天下人活。 如此就可以讓天下的百姓皆站在秦國的對立面。 國有民幾何,至少千萬,世人皆無糧食,該要餓死之際又會如何,世間大亂。 世間千萬皆亂,秦國就是有百萬之軍又能如何? 何況到時秦國各地駐扎的糧草都被一擁而起的叛民搶去,秦國自己國中恐怕也難有多少糧草供養他的正軍。 而秦國的正軍如今又分散各地。 張良這是要將這世間推入一場大亂,推入這場棋盤,讓秦國滅去。 他說著將手指指出,移到了驪山之上。 “秦皇建陵于此處,然非是用徭役之民,而是囚卒,多為行罪之人,或是六國亡軍的俘虜。二十萬。” “二十萬,囚卒俘虜······”姬信念著,看著圖中的驪山。 “起兵之際,秦軍正軍擋在鎮壓首叛之人。” “我等可趁機將此處破開,將此二十萬囚卒解出,殺守此之地的秦人,以將此二十萬罪卒、六國降服收入麾下,亂秦之世。” 張良的眼下好像是有兵戈利利,似是看著亂世已起。 “屆時,我軍大勢可成,呼嚎六國舊貴,舉起而起,共討秦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