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汝南中有一名士,稱許邵,擅相而觀,少峻名節,好人倫,多所賞識。常自評當時人物,書文字畫。 此人許有盛名,所評受時人追捧。 其中評論鄉黨,褒貶時政,不虛美,不隱惡,不中傷,能辯人之好壞,能分忠奸善惡,或在朝或在野,都在品評之列。評后驗證,眾皆信服。凡得好評之人,無不名聲大振,人稱“月旦人物”。一時引得四方名士慕名而來,競領二許一字之評以為榮。 于是常有人于門前相品,然不得求也。 此評盛極一時,蓋皆于每月之初行發,故稱“月旦評”。 此評之中曾評一人,不曾發表,是上門威逼強求所得,幾無人知。 那人威脅之下,許邵是評語: “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也有: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如果是常人,聽聞如此評論恐怕會勃然大怒,然而那受評之人一怔之后,卻是大笑離去。 自敘:“操知矣。” 也不知是笑那能臣,還是笑那奸雄。 …… “嚓啦嚓啦。” 大路上一輛車駕駛過,拉著車駕的馬匹腳步緩慢,路上的行人都自覺的讓開,避到道路的兩旁。 車駕的裝飾和馬駕,一看就知道坐在那里面的非勛即貴,平常人見到這般的人都只能低著頭躲開。 路旁還能看到一個小乞丐正坐在街邊乞食,衣衫臟亂,帶著惡臭,那皺巴巴的手舉著一只破碗,在人群里乞求著什么。 嘴里發出啊啊的聲音,像是不會講話。 該是哪里的流民,看那瘦骨嶙峋的模樣,可能是很久都沒有吃過飯了。 人們也都躲開,有的繞道,有的捏著鼻子一臉厭惡。 平常人見到這般的人也都只是低著頭躲開。 同樣是受人躲開的人,乞丐和勛貴相差的很遠卻也好似一般。 行人躲開馬車,避開乞丐,走過街道留下了一聲低罵,像是罵這日的路上倒霉。 或是唾棄那勛貴,也可能是罵那乞丐。 馬車漸行漸遠。 乞丐被人遺留在角落里,她用手捂著嘴巴,咳嗽了一陣,胸中發出一陣輕悶的聲音。 破碗無力地放在了地上,本該清澈眼中渾濁,低著頭,小手放在地上,沾上了的塵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