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洛水之北,巍峨一城。望不到盡頭的房屋錯落林立,目極遠處,一宮宇高立座于城中,于屋瓦之間如眾星拱月,叫人仰止。 董卓騎在一匹馬上,望著那宮宇,身旁一個人也騎著馬站著。 近處人聲嘈雜,多是厲聲呵斥的聲音,和哀言怨語。 大路上,人群擁簇在一起,緩慢的行進著,幾乎將道路全部堵住。 提著刀兵的士兵,圍趕著穿著布衣身背著行囊的百姓,正向著城外走去。 “快一些!”士兵站在路旁對著后面的人大聲吼道。 百姓之中有些人抬起頭來看向士兵,但當他們看到士兵手中明晃的長刀的時候,又低下了頭來。 董卓強令遷都,引洛陽城中百姓向長安遷行,使得許多人都不得不背井離鄉(xiāng),而帶不走的,就留在了洛陽里,反正對于董卓來說不會讓他們落到諸侯手里。 “真的要燒了這洛陽城?”董卓對著身邊的問道,聲音低沉,兩旁的聲音嘈雜,除了那人沒人聽得清楚。 站在董卓身邊是一個文士,身形消瘦,使得身上的衣袍顯得有一些寬大,衣角垂在馬背之上,聽到了董卓的話回過了頭來。 見董卓望著那洛陽城里,順著他的目光望去,摸了一下自己的胡子。 “虎牢關(guān)已破,諸侯必直驅(qū)洛陽,既然要遷都避其鋒銳,那不若決絕,燒了這洛陽。諸侯起義,旗號大義,實則不過驅(qū)利爭名。洛陽成死城一座,諸侯便得之,也無利可獲,進軍士氣必當受挫。” “另則燒了這洛陽,雖然相國必遭天下共指,但是這諸侯之名也會被罵做無能之輩。道義之號雖大,但是終非正統(tǒng),若在不得民心,這諸侯之軍也就只此而已了。” 說著文士笑看向董卓:“相國,燒一城而已,這天下正統(tǒng)可是在你手中,這一城又算得了什么?” 文士的語氣雖然風淡云輕,但是話的內(nèi)容卻叫人不寒而栗,焚燒一城加上燒死這一城中不肯遷走的百姓,在他的嘴中說的如此輕巧。 但是不得不說,燒了這洛陽,諸侯行事,就再無民心可言了。到目前為止諸侯的出現(xiàn)幾乎沒有對局勢有任何的改變,要是洛陽再被燒了,他們的出現(xiàn)就是反而使得世道更惡。 在能不能過活面前,沒人會說什么大義。 “李儒,毒士之名,果真不假。”董卓冷冷地看了一眼身邊的文士,撤馬回身,留下了一句:“那便燒。” 被叫做李儒的文士站在原地笑看著董卓離去:“此非是毒,謀無善惡,兵無仁。” “相國,這天下用兵之人,哪個不是該萬死之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