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表病故,庶子劉琮繼任荊州,不出一月曹操果真南入。劉備率軍屯兵樊城,可他卻不知道劉琮已經命人向曹操投降。直到曹操的軍馬到了宛城,劉備才收到了劉琮派人傳來的消息。 有口卻難言胸中積郁,憤慨之下,一劍斬了劉琮派來的使人,率軍到了襄陽城下質問。卻只看到一面冰冷冷的城墻,和拉開了弓箭的士卒,劉琮根本就不來見他。 劉備茫然地看著那城墻上的士卒,那些士卒的弓箭對著他,似乎他如果不走,下一刻就會萬箭齊發。 他還記得劉表對他說的話,若是你愿意,望你助琮兒一把,但如今已經不是他愿不愿意的事了。 城下,劉備點了點頭,小聲地,像是自己同自己解釋了一句:“這是亂世。” 說完拉過了自己的馬,領軍撤走。 劉備撤走之時,荊州人士多有棄劉琮相隨,到了最后相隨的百姓足有十萬余人。 “劉備領百姓東去?”曹操坐在自己的帳下,聽到驍騎的來報,低下眼睛,看著桌面上的地圖。 沉吟了半響,說道:“虎牢關時,我就知他不是池中之物,在徐州未能留下他,實在是失策。” 帳坐著眾人,曹操將手中的地圖收起,又笑了笑:“不過領著十萬百姓,他以為他能走多遠?” 確實如此,如果劉備只是帶和軍馬撤走,要追上他是不容易。 然而現在帶著十萬百姓,日行恐怕也就十余里,輕騎一兩日就能趕上他們。 一旦被追上,十萬百姓不成戰力反而會成了拖累,一沖就會潰散,軍陣都不能成,必敗無疑。 劉備明知如此,還帶著百姓撤走,這般做法也不知道是仁是智。 可這也是讓曹操對他另眼相待的原因,如此魄力不是尋常人能夠有的。 曹操坐直了身子,抬起了眼睛。 “那便追,這次定不會再叫這劉備走了。” 夜里。 劉備令軍馬停下,在路邊修整。百姓之中多有婦孺,行了一天的路已經走不動了,也沒有辦法繼續趕路。而這一天,他們也只行了不過十里而已。 一堆篝火被點起,劉備皺著眉頭坐在篝火邊,從襄陽撤到此處已經是七日了,可他們根本沒有走出多遠。曹軍或許早已經抵達襄陽,若是來追,快的話幾日應該就能趕上他們。 他抬起頭去,借著火光,看向遠處路上星星點點的篝火,和正縮在篝火邊的百姓,無奈地嘆了口氣。 嘆氣聲中,一個人在劉備的身邊坐下:“主公在嘆息什么?” 劉備看去,是一個身穿著白色衣袍的青年,面色松開了一些,但還是帶著愁容說道。 “孔明,我在想,此去是否真的能夠安然帶著他們抵達江夏。” 被叫做孔明的青年人微微一笑,答道。 “如果主公覺得事不可為,棄他們而去不就好了?” 劉備一怔,苦笑著擺了擺手:“孔明,你知我不會如此。” 蜿蜒著的道路上,一簇簇篝火延伸向遠處,一簇的火焰雖不明亮,但是連成一線,卻照亮了整條道路。 望著綿延遠去的火光,劉備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