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六十九章 候鳥-《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又要走了,跟候鳥一樣。”1704年9月20日,厚岸港碼頭上,一艘滿載朝鮮籍工人的船只剛剛起航。

    這是一艘千噸級大船,原本為南海運輸公司所有,后來趕上該公司更新?lián)Q代的浪潮,便低價處理了。黑水運輸公司將其買下后,又在現(xiàn)代特種船舶廠對其進行了改造,安裝了一臺復漲式蒸汽推進系統(tǒng),使得其成了一艘真正意義上的風帆船,然后滿載整整一船武器彈藥、化學制品抵達了黑水地區(qū),正式入役。

    這艘船現(xiàn)在是黑水運輸公司的主力商船之一,長期執(zhí)航滿蒙—黑水—朝鮮—寧紹—廉梧這條近海航線,不斷在沿途轉(zhuǎn)運物資和人口。尤其是像煤炭、糧食、木材這類大宗商品,一般都由他們來跑,畢竟千噸大船拉貨多,單位成本低。比如這次,他們就剛跑了一次黑水港—定海港的航線,給當?shù)剡\去了數(shù)百立方米的優(yōu)質(zhì)木材,然后又拉了八百多噸在當?shù)亟桓畹哪涎蟮竟然貜R街港,效率杠杠的。

    這還不算,他們抓緊了鯨海封凍前的最后一點時間,在廟街港裝了一船雜貨,主要是皮革、腌肉、羊毛、奶制品、鯨制品、海貨以及黃金,打算運往南方。而在途經(jīng)蝦夷地的時候,他們還臨時接了一單生意,將五百多名來自朝鮮的勞工送回家。

    朝鮮人的目的地是東海岸的高城港,因為他們?nèi)珨?shù)來自全氏治理下的桿城三郡。桿城三郡多年來堅定地追隨東岸政府,各項改革進行得一直很深入,東岸人也有意識地給了他們一些產(chǎn)業(yè)并開放市場,因此桿城三郡的經(jīng)濟發(fā)展十分迅速。而經(jīng)濟水平提高了,帶來的就是人口的飛速增長,三郡以丘陵地形為主,平原并不多,但即便如此,其人口密度一點不比京畿道、全羅道等傳統(tǒng)的魚米之鄉(xiāng)低多少。

    這樣多的人口,工作是一個大問題。以如今桿城三郡的情況,工商業(yè)無法提供這樣多的崗位——廢話,寧紹都做不到,桿城三郡就更不可能了——因此,這些新增的人口要么待在農(nóng)村,拉低所有人的生活水平,要么出國打工,爭取一個更好的生活。

    應該說,桿城方面兩個選擇都有人去做,但出國的還是多一些。尤其是前往滿蒙和黑水的,很多人住最差勁的棚屋,吃著最廉價的食物,生病了就硬扛,堅決不去看醫(yī)生,如此一年下來(扣掉封凍期,其實只有半年),工資加上獎金竟然能剩下五十元的樣子。他們一般支付的是大泊鑄幣局鑄造的“魚洋”,但如果你特別指明,他們也會給你準備硬邦邦的黃金兌換券,雖然有勇氣選擇這種紙幣的人并不多。

    五十元的現(xiàn)金收入,在朝鮮可是一大筆錢了,以至于他們完全可以不種地,光靠這筆打工收入就可以維持一家老小的生活。黑水管委會相關方面為了讓這些朝鮮人能夠安心工作,還為他們特別開通了銀行服務,即東岸農(nóng)業(yè)銀行、臺灣銀行兩家在朝鮮的多個港口城市開設分行,為他們匯款提供便利。而朝鮮王國在巨額的僑匯收入(每年超過三百萬元)刺激下,經(jīng)濟方面也不無小補,出國打工頓時成了一門大生意,各方都大獲其利。

    當然也有許多出國打工的朝鮮人,在見識了黑水、滿蒙、登萊等地相對優(yōu)渥的生活水平之后,打算徹底移居此地,并試圖把一家老小乃至親戚朋友都接過來。他們前些年幾乎就成功了,但隨著東岸加強對非法滯留的朝鮮客工的稽查力度,大部分人被遣返,能夠獲得合法身份留下來的終究是少數(shù),最近十年來不過寥寥幾千人罷了。

    這幾千人里,來自桿城三郡的幾乎占了一半!有了他們這些僑居東岸的人幫忙,桿城三郡出國打工的熱度明顯高于朝鮮其他道縣,且打工的地點也越來越廣,廟街、黑水、大泊、海參崴、蝦夷地、千島群島等等,甚至就連遙遠的黑瞎子港都有人去。他們從事的工作也五花八門,伐木、挖煤、種地、放牧、建筑、捕魚是最多的,此外還有撈海帶的,采摘山野貨的,在工廠里幫忙的,在碼頭做苦力的,清理下水道的,幾乎沒有他們不能做的,為黑水、滿蒙等地的經(jīng)濟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這,似乎也是東岸人始終無法下決心廢除朝鮮客工制度的最主要原因,雖然反對這項制度的人很多。

    今天在厚岸港上船的數(shù)百人都來自桿城三郡。他們在當?shù)氐膰鵂I牧場內(nèi)打工,收割牧草、處理飼料、硝制皮革、薅羊毛、擠奶、腌肉,幾乎什么都干,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一點點工資就滿足了,仿佛是在修福報似的,簡直是企業(yè)經(jīng)營者的最愛。其實就某種程度而言,遠東的東岸企業(yè)家們與新華夏等地的企業(yè)家大同小異,他們使用廉價的朝鮮客工(現(xiàn)在又把目標瞄準了破產(chǎn)的日本農(nóng)民和武士),印度洋那邊使用島嶼八旗雇工甚至是非法奴隸,兩者的差別真的很大嗎?資本對利潤的追求是永恒不變的。

    “他們不得不走,客工制度很嚴格的,老板們很難申請到超過六個月的用工許可。這候鳥,也是不得不做啊。”一位年長的厚岸港務局的小官說道:“不過也不是沒有機會,馬上蝦夷地不是要擴大縣鄉(xiāng)了嗎?這其中或許有機會。”

    這位港務局官員說的其實是黑水管委會主任白玉堂剛剛下發(fā)的文件中提到的。東岸人目前在蝦夷地島上一共才兩個縣,即稚內(nèi)縣和釧路縣,前者大約三萬人口,后者則有四萬余。兩縣經(jīng)濟整得還算不錯,農(nóng)林牧漁產(chǎn)出很大,釧路煤礦、造船廠、海產(chǎn)品加工廠、木制品廠、建材廠的發(fā)展也很順利,因此向島嶼內(nèi)陸擴張的條件已經(jīng)成熟,可以開始行動了。

    而事實上黑水管委會在這幾年也做了一些前期準備。比如,他們已經(jīng)在釧路縣以西、稚內(nèi)縣以南設立了一些小型定居點,分別是:帶廣鄉(xiāng)(位于后世帶廣市附近)、河東鄉(xiāng)(位于后世士幌町附近)、河西鄉(xiāng)(位于后世大樹町附近)、三山鄉(xiāng)(位于后世足寄町附近)、陸別鄉(xiāng)(位于后世陸別町附近)、苦前鄉(xiāng)(位于后世羽幌町附近)、留津鄉(xiāng)(位于后世留蔭市附近)、枝幸鄉(xiāng)(位于后世枝幸町附近)、雄武鄉(xiāng)(位于后世雄武町附近)、奉永鄉(xiāng)(位于后世中川町附近)、慶永鄉(xiāng)(位于后世名寄市附近)和平永鄉(xiāng)(位于后世士別町附近),一共十二個定居點,目前總共安置了不到五千人在這些地方開墾荒地,發(fā)展農(nóng)林牧漁等產(chǎn)業(yè)。

    在上述鄉(xiāng)鎮(zhèn)中,帶廣鄉(xiāng)一片五個定居點是重中之重,因為他們這里是一整塊平原,且面積不小,大規(guī)模機械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潛力極大,不似其他地方,要么是破碎的沿海小塊平原,要么是狹小的山間谷地,不適合大機械化的生產(chǎn)模式,價值自然就要低上一些。

    管委會基本已經(jīng)確認,未來帶廣平原一帶將廣設國營農(nóng)場、牧場,而這些農(nóng)場的主要勞動力來源,除了少數(shù)東岸人外,絕大部分還得著落在朝鮮人身上。因此,適當放寬一下客工制度,讓那些候鳥式遷徙工作的朝鮮籍勞工入籍一部分,就成了必然。

    當然這個放寬也是有條件的,朝鮮人入籍后,要盡量打散開,分別安置到各處,絕對不能讓他們形成非常大的聚居社區(qū),因為那樣他們很容易將自己的文化保留下來。另外,也要鼓勵他們與東岸人甚至是原住民蝦夷人互相通婚,讓他們的后代身上的朝鮮印記減弱,認同感減弱。不然的話,讓他們知道自己血管里流的始終是朝鮮血脈,對東岸政府的統(tǒng)治是非常不利的,必須從現(xiàn)在開始計劃好。

    或許有人會問,日本目前有許多浪人,東岸人為什么不大量招募其到蝦夷地島定居墾荒呢?還是那句話,這里離日本太近了,而日本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文化,有相對穩(wěn)固的政權,且松前藩在這個島嶼上還有領地,這時候大舉引入了日本破產(chǎn)農(nóng)民,其危害性比大舉引入朝鮮人可要大多了。簡而言之,讓日本人當客工到蝦夷地島來工作沒關系,但讓其入籍定居,必須慎之又慎,非立下功勞者不得批準。

    日本浪人最好的去處還是南洋諸殖民地,文萊、帝汶、拉包爾、印度哪里不可去?去了機會還不少,大概率能混個人模狗樣出來。站穩(wěn)腳跟后再想辦法匯款回日本,把家人也接過來,那小日子就更不錯了。甚至就連滿蒙這個苦寒之地都可以去,蒙古前線此時缺的就是打仗的炮灰。失籍武士們不會種地,不會做工,唯一擅長的就是打打殺殺,去了也能搏一個前程。不信?人滿蒙開拓隊的廣告都打到大阪、京都、江戶三地了,報名前去的落魄武士還真不少,有的人甚至已經(jīng)在前線立功了呢。

    讓日本鬼子和滿洲韃子廝殺,在東岸人看來,還真有一種異形大戰(zhàn)鐵血戰(zhàn)士的感覺呢——呃,最后一句話劃掉,讀者們可以忽略。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溪市| 宁陕县| 奇台县| 泗阳县| 磐安县| 龙里县| 内乡县| 宾川县| 湟中县| 西乌珠穆沁旗| 华蓥市| 河南省| 延长县| 赣州市| 关岭| 崇明县| 嘉善县| 远安县| 大新县| 临洮县| 沈丘县| 沭阳县| 长宁区| 内乡县| 乐清市| 卓资县| 屯留县| 克什克腾旗| 仪征市| 锦州市| 孝义市| 七台河市| 柳州市| 芒康县| 贡嘎县| 大姚县| 赣州市| 沾益县| 东山县| 盈江县| 新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