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我只是來請教你如何應對面前的局勢,你卻跟我說起天下大勢……就算你說的有幾分道理,可是跟現在的局勢有什么關系? 仔細斟酌蕭瑀的話語,獨孤武都蹙著眉毛,不確定的問道:“宋國公的意思……是要獨孤氏跟整個關隴集團劃清界限?” 蕭瑀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反問道:“關隴集團,比之五姓七宗如何?” 獨孤武都猶豫了一下,輕嘆道:“怕是……不如吧?” 什么叫“不如吧”? 根本就是不如好吧! 門閥是指世代為官的名門望族。 這個稱呼最早起源于春秋,比如晉國六卿中的韓氏、趙氏、魏氏等。東漢時的征辟、察舉都成為士大夫鞏固自己政治力量的手段。而魏晉的九品中正制更是直接以出身裁定地位,造成“上品無寒族,下品無士族”的局面。士族的權力集團極大的威脅了至高無上的皇權,但凡事有弊則有利,東晉正 東晉正是依托士族的支持才建立起來…… 世家門閥發展至唐朝,主要有三大集團,關隴貴族、山東世家、江南士族。山東世家有文有武,關隴貴族基本上專精于武,江南士族專精于文。然而在此之上,卻還有更牛掰的存在,那就是五姓七宗…… 李唐建國后,李氏皇族為了粉飾自己,說自己是隴西李氏,但是五姓七宗并不待見,他們認為李氏皇族不過是是趙郡李氏的一門破落戶…… 就連皇家都想和這五姓七宗結親,可見影響力如何深遠闊大,即便遭受到李二陛下的全力打壓,可是代表著中原正朔、華夏衣冠的五姓七宗依然是這個時代最龐大的存在。 蕭瑀嘆息道:“依某之見,即便是強如五姓七宗世代簪纓,在這股洪流大勢之下,只怕亦是難以幸免,定然要逐步落魄下去的……” 獨孤武都瞠目結舌。 要不要這么夸張? 咽了口吐沫,獨孤武都低聲道:“說句不敬之語……就算是改朝換代……五姓七宗之底蘊怕是也不至于遭受折損吧?” 魏晉以降,中原大地飽經戰亂、烽火連天,又是胡族南侵肆虐中原,又是流寇蜂起生靈涂炭,可五姓七宗還不是照樣倔強而且頑強的生存著,哪怕是皇帝換了一個又一個,依舊屹立不倒? 這早已經是超脫于朝代更迭之上的存在了好吧…… 蕭瑀微微搖頭,伸手去提酒壺。 這一次獨孤武都沒敢等著蕭瑀為他斟酒,趕緊將酒壺提起,給蕭瑀斟滿一碗。 “是不是覺得某有些危言聳聽?”蕭瑀喝著酒,嚼著糕點,問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