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認錯態度良好,對于“甘愿受罰”等話語卻是半字不提,而且跪在地上不起來,即是誠懇又是低姿態。這年頭兒不時興臣子跪君王,但女婿跪跪老丈人,還是沒什么大問題的…… 李二陛下一肚子火氣,硬是撒不出來。 還能怎么樣呢?現在這棒槌不僅是部堂級別的高官,更已經身為人父,總不能還如同以往那般動輒打一頓板子抽一頓鞭子,以前體罰一頓,外人只當瞧個熱鬧,長輩教訓小輩并無不妥。但是現在卻不能那樣了,總歸要顧忌房俊的顏面。 況且李二陛下迫于壓力不得不撤了房俊的京兆尹之職,令其貶謫一般擔任了兵部侍郎,說到底是虧欠了房俊諸多,難免使得李二陛下心生歉然,更不好意思卻打板子…… 于是,李二陛下將目光轉向一旁一直保持沉默的周道務。 相比起對于房俊的種種虧欠,李二陛下覺得自己對于周道務則是太過于優渥了…… 周家世代顯宦、將門世家。 周道務的父親周紹范,乃是南梁車騎大將軍周靈起之曾孫,南陳征西大將軍周炅之孫,前隋武衛大將軍周法尚之子。隋末天下板蕩,周紹范早早便投靠李二陛下,及至大唐立國,周紹范為秦王府庫旦車騎,被李二陛下倚為心腹。 玄武門之戰,周紹范率禁衛軍與太子衛軍交戰,奮勇爭先身先士卒,力助李二陛下逆爾篡位、建不世之功業!李二陛下到底如何信任周紹范呢?武德九年,就在李二陛下歷經“玄武門之變”之后不久,突厥可汗頡利率領突厥狼騎狂飆突進,趁著關中空虛之際長驅直入,一路打到涇陽,兵鋒之地渭水南岸的長安! 當時李二陛下率領六騎臨近渭水,與頡利可汗隔水相會,定下“渭水之盟”,搬空了長安府庫,突厥這才退兵。 退兵。而當時跟隨在李二陛下身邊的六騎,其中有時任侍中的高士廉、中書令房玄齡,還有周紹范! 周道務起初因為是功臣之子而被養于宮中,貞觀七年周紹范死后,周道務遂出宮還家守孝。至其成人后,被李二陛下招為駙馬,以臨川公主嫁之。 可以說,李二陛下對其非??粗?,悉心培養。 然而周道務卻似乎越長越廢,越大越沒出息,倒不是說他有多么無能,只是距離李二陛下的期望相去甚遠,自然難免失望。 比如這一次王家、韋家聯合諸多門閥私下里倒賣各地義倉的糧食,便是經由幽州袁氏之手,從幽州、營州的地界偷偷運往高句麗,周道務難辭其咎! 而李二陛下更甚至周道務在接到圣旨將幽州袁氏三族夷滅之后為何匆忙進京,便是唯恐被皇帝懷疑這一次倒賣糧食的事件之中有他周道務參與,畢竟他的妻子臨川公主李孟姜的生母乃是韋貴妃,韋氏一族乃是他的妻族…… 李二陛下對其固然失望,卻從未懷疑過周道務對自己的忠誠。 周家固然世代顯宦、將門世家,但是隨著周紹范的故去,卻早已門庭凋零,不復往昔之顯耀,若是沒有皇帝的支持,怕是那些真正的世家門閥連籠絡利用都懶得去做。 李二陛下看著臉上蹭破了一大塊皮尚在不停滲出血絲的周道務,暗暗嘆了口氣。 此子與房俊不同,房俊那廝臉皮賊厚,自己可以隨意呵斥打罵,不虞那小子記在心中生成芥蒂。而周道務面皮薄、城府淺,若是如同房俊那般只要犯了錯便嚴加懲處肆意申飭,保不齊就能因此心生隔閡…… 都特么不省心啊…… 李二陛下揉了揉眉心,緩了緩心中戾氣,柔聲對周道務說道:“爾現在已然是朝廷大員、封疆大吏,放在以往那便是一方諸侯,豈能依舊這般毛躁?縱馬入京、鬧市疾馳,若是那些御史言官借此生事,你讓朕如何維護于你?你之擔心朕自然明了,毋須多疑,朕若是當真對你有看法,又豈會命你監斬袁氏一族?待會兒去貴妃處稍作,貴妃近些日子可是沒少念叨你們夫妻,而后便速速回營州去,要勇于任事,要賞罰分明,給朕好生打理幽營二州,將來東征之際,那里可是禁軍高句麗的第一陣!” 教訓之中飽含期許,領周道務感動莫名熱淚盈眶,伏地拜道:“陛下隆恩,微臣粉身碎骨難報之萬一,唯有盡忠王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