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繼而,淺水原之戰、百壁之戰、洛陽之戰、虎牢關之戰、洺水之戰、下博之戰……這位皇帝便是一路踩著鮮血,將那些曾經叱咤風云的不世梟雄一一斬落馬下,打下了一片如畫江山! 這樣的一位皇帝,誰敢質疑他的血性? 祿東贊有些醒酒,使勁兒的咽了口唾沫,無奈的嘆了口氣。 他猶記得臨行只是贊普拉著他的手,面上滿是殷切之意,托付他定要促成吐蕃與大唐的聯盟,娶一位大唐的公主回去,真正的公主自然是不敢想的,可哪怕只是一個敕封的宗室女也行…… 眼下的吐蕃看似強大,不過皆是依靠贊普的威望強行壓制,內部早已蠢蠢欲動,那些個庫房里裝滿錢糧的部族漸漸不甘于臣服于贊普的威壓之下,出事是遲早的。 若是無法與大唐達成聯盟,得到大唐名義、利益上的兩相支持,怕是從此之后,吐蕃境內再無寧日…… 只是可惜,看來自己此行最大的任務,要無疾而終了。 大唐的態度太堅定! 現在,他隱隱有些后悔,若是沒有青稞酒的龐大利益助長了吐蕃境內那些不足的勃勃野心,或許吐蕃的時局尚不至于糜爛至眼下這等境地,稍有不慎,便是舟車傾覆、國祚動搖! 祿東贊滿嘴苦澀,他最大的理想就是能夠讓所有吐蕃人都自食其力,再不被貧瘠的土地、苦寒的氣候所凌虐,然而現在吐蕃境內愈發富裕,大多數人都能夠買得起大唐的糧食,眼看著所有吐蕃人都將要告別饑餓,卻也因此釀成了國內各方勢力迅速膨脹的惡果。 若是有一天烽火燃遍吐蕃的每一寸土 一寸土地,他祿東贊是否會成為吐蕃的罪人? 若是重來一次,他會否依舊堅定的支持青稞酒在吐蕃境內的大規模釀制? 想了想,祿東贊陡然發現,若是當真有機會再做一次選擇,他大抵還是會選擇這條路……因為,那是他畢生的理想! 為了這個理想的達成,他不惜以花甲之年往來萬里穿行于吐蕃與大唐之間,餐風露宿滿身疲憊,卻依舊毫不氣餒。 只是嘴上卻不萬萬肯服軟:“二郎固然天縱奇才,但到底還是年輕了些,未能領略到世間之殘酷。老夫平生喜好讀書,吐蕃的書,大唐的書,天竺的書,佛家、儒家、道家、甚至法家……一生讀書,不下五十萬字,說一句博覽群書亦不為過,總結出一個道理,無論多么高尚的志向,在其實行的過程當中,都必須在某一個階段懷柔,甚至妥協。一味的堅定不移非但不能夠使得志向達成,反而剛則易折,非聰明人所能為。” 老夫的歲數是你的三倍,這一輩子看過的書籍無數,人生閱歷也比你多得多,這一些人世間的至理非是你有一個聰明的腦袋便能夠領悟,這不僅需要豐富的人生閱歷,更需要從無數前人的智慧當中去汲取。 你小子勉強當得起一個“不學有術”的評語,但是經歷了幾天生活,讀了幾本書? 卻沒想到,此刻房俊心里早已鄙視的豎起了一根中指…… 你跟我比別的也就罷了,跟我比誰讀書多? 呵呵,后世隨便拽來一個癡迷網絡小說的家伙,都能分分鐘吊打你! 五十萬字,大抵也就是這些人幾天的閱讀量…… 當然,注水太多的網絡小說自然不能同人家刻苦攻讀的那些個名著相比,但論起知識面的豐富,誰給你的勇氣敢在一個穿越者面前這般囂張? 房俊便直接懟回去:“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鑿龍門,決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蓋亦有潰冒沖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當然,事至不懼,而徐為之圖,是以得至於成功。不怕天有不測,只怕人無恒志,水滴石穿,繩鋸木斷,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則無務為自全之計,若是盡如大相這般蠅營狗茍,遭遇困難便避其鋒芒、明哲保身,何談成就千古未有之雄圖霸業?縱然一時得勢,亦不過冢中枯骨而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