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此時的洞庭湖,尚是煙波浩渺千里浪濤,大多數湖畔盡是野獸出沒的無人區。先秦時代起,便有巴人東遷、糜人安居,都以湖區為目的地。楚人南遷,經營湖湘,這里成為糧倉。以后歷朝歷代,只要北方戰亂,即伴生大量流民南移。永嘉之亂后,“流入荊州者十萬余家“,湖區成為僑立州郡最多的地區之一,在洞庭湖北部、西北部專門設立南義陽郡、南河東郡, 然而,對于龐大的兩湖地區來說,開發的地區十不足一。 直至安史之亂以后,北方民眾逃亡,流向湖南又形成高潮,“襄鄧百姓,兩京衣冠,盡投江湘。故荊南井邑,十倍其初。“大詩人杜甫即在這一時期流寓到湖區,最后病死在湘江的小船上。 到了明代才正式重視兩湖地區的耕墾,移民大增,以經濟性移民為主,難民開始減少,時有江西填湖廣一說,自此,兩湖地區才成為天下矚目的大糧倉! 只需要持續不斷的將兩湖的耕地開發出來,加上玉米、地瓜、土豆這些高產糧食,以及林邑國的稻米,“湖廣熟,天下足”的場景將會提前幾百年出現在大唐! 以目前大唐的人口基數,獲得了足夠的糧食之后,輔以廣闊的地域,人口必然迎來瘋狂的爆發! “槍炮局”的火器研發已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簡易車床可以將一根鋼棒鉆成槍管,火槍的制造瞬間躍上一個新的臺階。水力鍛造彈殼并不復雜,只需要有合適的模具就行了,現在唯一欠缺的便是底火,只要發明出底火,并且給槍管拉出膛線,燧發槍就將徹底告別時代,熱兵器時代徹底來臨。 熱兵器時代的戰爭,人口數量、國家實力將占據最主要的地位,以個人勇武為主的騎兵將會退出戰爭主導的舞臺。擁有龐大的人口、強大的國力、遼闊的戰略縱深,大唐幾乎可以立于不敗之地。 換句話說,自有大唐打別人的份兒,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覆滅大唐的能力! 只要火器成規模的裝備部隊,騎兵的戰略地位就將無限度的下降,帝國主義就將降臨大唐! 而全新的戰爭方式,必將帶動商業經濟的大跨度發展,進而使得政治體制不得不與之相應改變,達到契合之目的。 至高無上的皇權,將成為歷史。 房俊并沒有對李二陛下、李承乾父子懷有什么愧意,他現在做的事情固然正在掘斷皇權至上的根基,卻也使得李氏皇族千秋萬代“家天下”的模式有可能保存下去,畢竟當生產資料達到一種飽和的程度,沒有人會在意頭頂上還頂著一個擺設一般的皇帝。 否則,在封建制度之下,大唐縱然再是強橫一時,也難免有分崩離析的那一天。 某種程度上來說,李氏皇族應該感激他。 多么美妙的前景啊…… 然而如此令人振奮的展望,房俊也只能憋在心里,即便他說出去,這個世界上的人也會如懷疑高產糧食那樣懷疑他,沒有任何一個人會相信,整個天下的社會結構會發生那般天翻地覆的改變。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