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二陛下陰沉著臉,心里憋屈得要命。 他覺得不公平。 老子為了成就千古一帝的豐功偉業,心心念念的踏平高句麗,為此綢繆數年,調集糧秣兵馬無數,甚至不惜導致西域、漠北兩邊空虛,為胡族有機可乘,數度寇邊侵擾,背負了極大的壓力。 然而未等出師,便纏綿病榻,導致東征大業一拖再拖,百萬大軍云集幽營二州,卻只能枕戈待旦,不知那日興師。 房俊呢? 這廝胡搞亂搞,甚至聽信了奸佞假傳之圣旨,冒冒失失率軍兵出白道,一頭扎進漠北的冰天雪地之中,四周虎狼環視,朝不保夕,隨時隨地都可能被蜂擁而來的薛延陀大軍圍剿殲滅,喪師辱國。 然而就是這么一支右屯衛,面對堅若磐石的武川鎮,依仗著火器之力一舉克定,而后在漠北的草原大磧上狂飆突進…… 勒石燕然、封狼居胥,歷來都是漢家王朝至高無上的武勛,是所有男兒畢生追求的極致榮耀,與之相比,高句麗算個甚? 哪怕將高句麗出出進進夷為平地、碾為齏粉,也比不了一次勒石燕然、封狼居胥! 分明老子才是天之子,可為何房俊這個棒槌卻這般幸運? 這令李二陛下心里甚是不平衡。 只是國事當前,他自然不會將心里這一份小小的嫉妒暴露出來,沉聲問道:“右屯衛狂飆突進,其后陣空虛,恐為薛延陀余部偷襲,北疆諸州的兵員調動如何,是否依然越過陰山,進入漠北,配合右屯衛的行動?” 李績道:“勝州都督宋君明,征發勝、夏、銀、綏、丹、延、躑、坊,石、隰等十州兵馬鎮守勝州,自己親率五萬大軍由河套跨越陰山,直抵漠北。幽州都督張儉統率所部直逼薛延陀東境,涼州都督李襲譽率軍北上,左武侯將軍薛孤吳,右衛大將軍李大亮,亦各自統御所部前往定襄。陛下放心,數十萬大軍齊出漠北,薛延陀必敗無疑。另外,右武衛薛萬徹已然統御所部在房俊之后出了白道,緊隨右屯衛之后,想來能夠保證右屯衛的后陣安全,不至被薛延陀騎兵截斷偷襲。” 放心? 能放心才怪了! 李二陛下煩躁的揉揉額頭,為了綢繆東征高句麗,朝廷在各地的駐軍實際上都有所抽調,眼下看似數十萬軍隊進逼薛延陀,實則等于將勝州、靈州、涼州等地的兵力抽調一空,一旦生變,后果不堪設想。 而這一切,都是為了被房俊那個棒槌牽扯出來的。 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便是如此。 第(1/3)頁